作者:轻临镜
定下宴请人数,宋泊接下来的活儿也早做,他伸了个懒腰扭动扭动身子,身上骨头发出咖啦咖啦的声音,“我先写个帖子你瞧瞧,若是可以我便按这个模子批量生产。”
听着宋泊这么说,江金熙心疼道:“你先回去歇息吧,明日在做请帖的事儿。”
宋泊觉着他累,他还觉着宋泊累呢,他好歹是日头升了才开店,而宋泊每日天未亮就得去皇城上朝,做完天少阁的事儿还得忙他们成亲的事儿,相当于一睁眼就开始工作,等着夜了入睡才能休息。
“无妨,也不差这么会儿。”宋泊喊阿丁帮他把马车上的空请帖拿下来,他直接用医馆内的笔墨砚,在请贴上写下邀请参宴的字。
先前曾媒人给过他别人喜帖的模板,他记于心中,知晓哪些重要内容的字要大些,与众不同。
半炷香时间过去,宋泊将笔往笔架上一放,新鲜的喜帖出炉。
宋茶栽刚忙完她手头上的事儿,听着宋泊在医馆内写喜帖,她赶紧从楼上下来,“可写完了?”
“写完了,你来瞧瞧。”宋泊道。
红色喜帖上黑色的字可是醒目,为了让所有人都能看懂字,宋泊收敛了些书法技巧,字写得方圆,一字一字之间也没有连笔,每个字都清晰可见。
江金熙瞧完宋泊的喜帖,夸道:“写得真好。”
“是呐,确实写得好。”宋茶栽也跟着夸赞,“只是所有请帖你都要自己动笔吗?”
六十五桌的请帖大概也有一百五十来张,这可是个不小的工作量。
江金熙提议,“只写亲戚的吧?不然要写太多了。”
“无妨,离腊月还有四个月,每日写个两张绰绰有余。”宋泊道,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喜宴,他不想敷衍了事。再说他这手好字体现在喜帖上,也是给江家长面儿。
宋泊决定的事情谁也说不动,江金熙从位置上起来给宋泊捏肩,“喜帖的事儿我帮不上忙,我就给你捏捏肩好了。”
“好哇,有你捏肩,我每日能写上五张请帖!”宋泊笑道。
大事都定了下来,宋泊的生活渐入平稳,他每日按部就班上朝、工作,下了工就去百安馆坐着写请帖,有来店里看病的客人都知这家医馆好事将近,拿药走的时候都会与宋泊说几句贺言,说得多了,宋泊干脆买了一罐子糖放在医馆里,有人与他祝贺他便拿些喜糖给人家,那些喜糖都能久放,等病人病好了或者拿回去给家里小孩吃都行。
没想着看病还能有喜糖拿,来百安馆看病的客人越来越多,加上江金熙和宋茶栽两人,医馆内共有四个大夫,但客人多着连四个大夫连轴转都有些忙不过来。无法,江金熙紧急又招了两个大夫来,开门营业第一月净利润便达到二十两之多。
八月底,刘南民从近里村赶了上来,医馆里又加了个帮手。
宋泊想着请宋里正、李五、路砚知他们,再加上宋茶栽的一些朋友,便早早写了请帖由驿卒送去,那些人住得远,参加喜宴得提早通知上。住于京城的人便无需那么着急,等着十一月初再一道发请帖也成。
十一月一日,宋泊携请帖到天少阁发于同僚。
谢长拿着手里有些烫金的红色喜帖,道:“这是你的喜帖吗!”
宋泊点头,“嗯,腊月十一,欢迎谢同僚来参席。”
沈端墨比谢长晚到明净轩,他把撑着的伞支在门口,在门外拍净了雪花才走进明净轩。
“沈同僚你瞧,宋同僚要成亲了!”谢长一根粗神经,见着沈端墨来了马上便分享宋泊的喜事。
宋泊也是准备了沈端墨的那份请帖,不想与沈端墨打交道是一回事,但这事儿不能搬到明面上来,天少阁郎君成婚只有沈少郎君没收到请帖,这传出去可不得坏了他自个儿的名声,落了个小肚鸡肠的名头。反正请帖送了,他来不来是他的事儿。
沈端墨接过宋泊的请帖直接放在桌上,道:“晚些时候我会看的。”
宋泊也不管沈端墨什么态度,在忙完早晨的事儿以后,他拿着请帖去寻天少卿,送请帖顺道请婚假。
“跟江公子的成亲的喜帖可算来了。”先前宋泊与江金熙定亲的事儿可是传遍了整个官圈儿,天少卿一直等着喜帖,可算是等着了,他拿着喜帖看了看,满意地点头,“这字定是你写的,字如其人,好看好看。”
“多谢陈卿谬赞,拙字罢了,不足挂齿。”宋泊谦虚道:“宋泊腊月十一成婚,因着婚事便相与陈卿请个短假。”
天少卿想也没想直接就应下了宋泊请假的事儿,宋泊此人做事谨慎认真,圣上不止一次说过宋泊是个人才,等年后调迁,宋泊定会往上迁,这时与他个方便可是百利而无一害。
再说,天少卿本来也喜欢这般踏实肯干的人,不过请个婚假,短短七日不碍什么事。
没曾想天少卿答应得如此爽快,宋泊后退一步与天少卿行礼,“多谢陈卿。”
天少卿扶起宋泊,而后捋了把胡子呵呵乐道:“无妨,喜宴多摆些好菜就是。”
第162章
八月底,刘南民将田里种出来的草药都卖了后,跟着往京城走的商队一块儿入了京。他从未来过京城,乍一下进入瞧着京城城门还有些惊讶,那城门高的,他的头得昂得老高才能瞅着城墙顶。
两个带刀的士兵细细检查着每个入城的人,倒让刘南民有些紧张,还好他没带什么违禁物品,士兵查过他的行囊便让他进了。
刘南民带着自己的东西与商队分道扬镳,寻着宋泊给的地址就找了去。
现下宋泊在周围邻居中名声可是响亮,刘南民到了个大致的位儿一打听,就有热心百姓给他指了宋宅的位置。
宋泊这小子确实有出息,都能在京城这地儿买院子了。
宋宅门往里头打开来,是个刘南民不熟悉的生面孔。
阿军瞧着来访者问道:“你是?”
“这儿可是宋泊宋状元的宅子?”刘南民问。
“正是。”阿军答。
刘南民自我介绍道:“我是宋泊的姑父,我叫刘南民。”
先前宋泊与阿军已经打过招呼,阿军知晓主君的姑父大概这几日到,便一直留心着,“原来是主君的姑父,快里面请。”
刘南民随着阿军往里头走,一路瞧着宋泊买的这个院子,这院子不大但是敞亮,住宋泊与江金熙两人也是够了。
“这儿便是宋夫人住的屋。”阿军把刘南民引到宋茶栽的屋子,又与他说了两句有事可唤院里的侍女春杏和秋菊,便转了身又守门去了。
这屋子收拾得整洁,确实像是他家阿栽的作风,刘南民将自己沾了不少尘土的行囊先往屋内桌上一放,而后将里头干净衣裳拿出来往衣柜里一搁,为了宋泊成亲那日有面,他还给自己和宋茶栽都定了套新装,压在行囊最底下,可宝贝着。
“哎呀,都皱了。”刘南民拿着最底下两件新衣起来瞧,发觉衣裳被上头衣物压着都皱了去,只能到外头寻春杏拿过两个衣架,把衣服支起来,好自然变平整。
把行囊清了个空,刘南民拎着空布洗了洗,洗干净晾了起来,才出门寻人去。他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听闻江金熙在京城也开了个百安馆,他正好能过去瞧瞧有没有活儿做。
宋泊刚帮江金熙把病人送到门口,与他嘱咐注意事项时,眼睛瞥着街头出现个熟悉的身影,瞧着可像刘南民,等他近了几步他才发现,那哪儿是像,分明就是刘南民本人。
病人谢了宋泊一声,离了店,宋泊赶紧出门迎人,“姑父,你可来了。”
“你怎的在这儿?今日不上朝?”刘南民倒是没想着在百安馆第一个遇着的人会是宋泊。
“今儿休沐,我来医馆帮忙。”宋泊边说边迎着刘南民往里头走,“这会儿他们都在忙,只有我闲些。”
刘南民一进馆便四处瞧着,这医馆可是好,布局合理,该有的都有,俨然就是一家正规的医馆模样。他在来之前还担心呢,就怕江金熙年轻,砸钱买教训,现在瞧来,哪儿买了教训,分明像模像样,开得很好。
刘南民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饮尽,挥手赶宋泊,“无妨,你忙着去,我等会儿也找点活儿做做。”
“姑父你才刚到京城,哪儿能马上做活,还是歇两日吧。”宋泊道。
虽然从近里村到京城这一路上刘南民都是坐的马车,但坐马车也熬人,不比做一天活儿轻松多少。
刘南民乐呵道:“农里人哪儿闲得住,你别管我了,金熙都喊了。”
江金熙掀开诊室门帘,先一嘴“宋泊”出声,随后发现刘南民来了,又与刘南民行了个礼,说着忙完就来。
宋泊“诶”了一声,转头与刘南民道:“那你自个儿安排。”
宋泊刚进诊室内,便听着江金熙小声问他,“姑父来了你怎的不喊我一声?”
“刚到,我才与他说一会儿话而已。”宋泊说:“什么活?”
“这副药你帮我拿去药师那儿,我给病人正骨一下。”江金熙说着从桌上拿起写好的药方塞到宋泊手中。
“好。”宋泊应声。
晚了,夕阳渐渐落入山头,医馆闲下来,大伙儿才有空聚一起说上几句话。
刘南民一下午也帮着跑了跑腿,不过因着人生地不熟,不能去外头送药,就只能在医馆内帮些小忙。
天色又沉下几分,江金熙特意早关了医馆,一家子到饭馆里吃上一顿。
“这菜这么一点点就要二十钱?”刘南民瞧着菜价又看了眼盘内分量,忍不住抱怨一句,“不愧是京城的价。”
在京城中,百姓们一般都在自己家里吃饭,能下饭馆的手里多少都有些钱,所以京城里的饭馆主要是菜品精致,菜品一精致,价位就往上涨了不少。
“姑父你尽管吃,今儿我做东。”江金熙豪气道,怎么说自己作为京城人也得尽尽地主之谊。
“成!”刘南民也豪声应着。
只是刘南民嘴上这么说,后头出了饭馆与江金熙分开来,他还是扯着宋泊带他去市集,在饭馆里他念着价高不敢多点,没吃饱硬撑着说饱了,所以后头出来只能去市集在买些别的填肚子。
宋泊领着刘南民和宋茶栽一道儿去了市集,给刘南民点了碗牛肉面吃,坐在摊位上,三人便聊起宋泊成亲的事儿。
“说是腊月十一就要成亲,婚服那些的可叫人做了?”刘南民只在信里听了成亲的事儿,具体什么情况还得见了面问才说得清楚。
“婚服让做了,衣服也定了,只是那席实在不好定。”宋茶栽说道。先头因为家中太小想着流水席,后头她与宋泊一合计,江家那面请的都是有官身在的人,不好急呼呼地用流水席赶人,便又想着定席,可一定席,先头的问题又漏了出来,属实是有些两难。
“我想着借外头街道摆个二十桌,就怕不够面儿。”宋泊道。
“哪儿不够面,咱给装饰得好看些不就成了。”刘南民说。
往常在村里,宴席家中摆不下,都往村道外头摆着,也没人说个不满,到了京城却是规矩颇多。
“我觉着也只有这个法子。”宋泊道,流水席实在不合适,两相比较之下,将街道桌儿装饰着好看些,再请些人护着,算是比较合理的法子,“明儿我去打听看看,看看怎么个装饰法子,买的东西得赶紧定下。”
宋泊问了江金熙,又问了些官场上关系近些的同僚,大伙儿给的建议都差不多,先要宋泊去寻卫尉、廷尉、宗正三处将宅外的地申请下来,到时会有宗正的人帮忙布置,无需宋泊担心。
如此倒是解决了宋泊一个大问题,宗正是专门负责礼仪的部门,他们布置起来的地儿肯定与私家布置不同,到时那些入宴官员们被分着坐外头了,也找不着什么理由来责怪他。
宋泊顶着天少阁的背景,身上有状元和大/三元的头衔在,与他成婚的又是丞相家的哥儿,卫尉、廷尉、宗正三处只是问了问详情便让他过了。
时间一瞬来到腊月十日,成亲前一日。
天少卿给他放的假自腊月九日开始到腊月十八日,共十天,古代没有什么蜜月假,放十天算是很标准的官员成亲假。
快要成亲,宋泊的心止不住加快几分,他按时起床,穿戴整齐等着宗正的人来。
“主君,早饭已经备好了。”简言瞧着宋泊从房内出来,赶紧到宋泊面前问道,常乐跟在他的脚边安静非常,只是尾巴摇动的弧度大了几分,跟人待久了他总有几分机灵,知晓这几日是主人最重要的时候,便不敢乱跑、乱叫着捣乱。
宋泊与宋茶栽、刘南民先吃了早饭,随后投入宴席布置之中,宗正的人已经来布置两日了,今日再收个尾即可。
宋茶栽看着刘南民挂上去的火红灯笼,忍不住说道:“瞧,这红喜灯笼往外一挂,那氛围可不就出来了。”
街外支了个简易的木头架子,木头架子下摆了十五张圆桌,剩下的五十张桌子往院子里头挤了挤,虽然有几分拥挤,但上菜的侍人可以走动便足矣。
与饭馆借的碗、盘、筷、勺在这时也送了来,宋泊让简言带他们进院去,寻处放好,有两个厨子跟着送碗筷的车队先一日来了,有些菜需提早备上,不然明儿来不及。
瞧着一大波人在自家院子里来来往往,宋泊这才明白成一门亲是有多么不容易,一切事情都得紧紧盯着,不可出一丝差错。
午时过了一会儿,宗正博士过来与宋泊说:“宋郎君你看看,这般装饰下来就结束了。”
如今江金熙为了婚前避嫌,连百安馆也未去,自不会到宋宅来,宋泊无法与他商量只能自己拿主意。
宗正不愧是负责礼仪的部门,宅子外头的宴桌装扮装得妥当,一丝错误也瞧不得。
“武博士可辛苦。”宋泊与宗正博士之一的武博士行了一礼。
“可客气,给宋郎君的喜事布置场地哪儿会辛苦。”武博士把宋泊扶起来,“明儿个就能瞧着宋郎君骑着高头大马的模样,想来定会迷倒不少京城女子、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