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轻临镜
得,回来得早还被嫌弃了。
宋泊乖乖找了把小木凳坐下,百无聊赖地环顾四周,之前来都是匆匆忙忙的,现下闲了下来,他才发现宋茶栽家中有关医学的书真的很多,摆满了一柜子。
那些医书看着都有些时日,被翻得起了角儿,可见宋茶栽经常翻阅那些书籍,时时温故。
闲来无事,宋泊便掰起了橘子,古代橘子纯天然无污染,吃起来又甜又水。
橘子味飘在房内,刚送走村民,宋茶栽就走过来摊开手,掌心朝上朝着宋泊。
宋泊很上道地扒了个橘子放在宋茶栽手中。
宋茶栽拿上橘子,顺势在宋泊边上坐下。
宋泊刚吃完一颗橘子,他从怀里掏出那个素钱袋,从里头拿出五十钱放在桌上,“大姑,这钱还你。”
宋茶栽吃着橘子偏头,粗粗数了下,这一小堆铜钱肯定超过了三十钱,她咽下口中的橘子,说:“我不是只借你三十钱,多的是作甚?”
“这几日金熙天天来你这儿吃饭,多的是饭钱。”宋泊解释。
宋茶栽不高兴了,她三下五除二把橘子吃了,擦了擦手把多的二十钱挑出来,“一家人还有算饭钱的?说出去不让人笑话,拿回去。”
“亲兄弟,明算账。”宋泊道。
宋泊连谚语都会用了,宋茶栽有些惊讶于他的进步,不过惊讶归惊讶,事还是要说清楚的,“我和你姑父两个人做饭不好掌握量,金熙来了以后,家里再没有一次剩下饭菜,这难道不是好事?”
“可……”宋泊还想再说。
宋茶栽板起脸,“不拿走我生气了。”
没必要为了一点儿小事伤和气,宋泊知道宋茶栽也是心疼他,才不愿意多拿一分,“那我就先收了,往后我买东西来你可不能推辞。”
“那得看是什么东西。”宋茶栽没有将话说死,宋泊还年轻,如今变好前途无量,之后要是飞黄腾达送她什么太过贵重的东西,她也是不敢收的。
“自然。”宋泊答道。
两人沉默下来,四周只有江金熙时不时翻动医书的纸张声。
宋茶栽看着江金熙,指尖在木桌上无序的敲了敲,开口,“我与你说个事儿。”
宋茶栽的语气有些严肃,宋泊不自觉地直起身子,提了几分精神。
“金熙想与我学看病,我同意了。”宋茶栽说。
“我当是啥事呢。”宋泊松了口气,“学就学呗,有一技傍身多好。”
一年以后江金熙就会回到京城,京城可是个吃人不眨眼的地方,学了医能有个保命的法子,至少不会被人害了命去也好。
相处七天有余,宋泊已经将江金熙从话本中剥离出来,当他是个活生生的人。石心尚且有情,更别说宋泊是个活人,他希望江金熙能摆脱原著里的悲惨结局,转而走一条新的阳光大道。
“我跟你说,学医的好处......”宋茶栽还以为宋泊会严词拒绝,她都想好了说服的话语,却没有丝毫的用武之地。
恒国人普遍认为哥儿和女子只要会相夫教子就行,医学这种极难的学科,没多少人愿意自家哥儿和女子学。哥儿和女子无才便是德,学得多了、心思精了,便没那么好掌握了。得亏宋家逝世的二老思想开明,才愿意让宋茶栽跟着老大夫学中医。
“我知道学医的好处。”宋泊道,古代优秀一技之长中,医学肯定是排前列的。只不过学医很难,单是认药,认人的穴脉就已经非常困难了,“你别一下子教太多,给他点吃透的时间。”
宋茶栽挑眉,“心疼了?”
“没有。”宋泊答。
“看人家那么辛苦,还不给人家剥个橘子去?”宋茶栽道。
之前她一直想着如果宋泊变回原样,她就帮江金熙逃跑,现下宋泊一日比一日好,她也就把这个心思落了,他俩之后的路如何只能由他俩自己走,不过宋茶栽还是乐意自己有个漂亮聪慧的侄媳妇,所以想着法子小小地助力一下。
“他自己有手何须我剥?”宋泊应声。
宋茶栽小小地啧了一声,只觉得宋泊如个木头一样不解风情,“他忙着看书呢哪儿有空剥?还不得你这个做夫君的效劳一下。”
宋泊眼神飘了过去,落在江金熙的身上,江金熙已经改站为坐,他右手撑着额头,双眼盯着医术瞧,看到需要记忆的内容,会把书盖上,瞳孔上移盯着天花板,失神地动口背书,看着确实是十分忙碌。
宋泊挑了颗汁水可能多的橘子剥开来,起身送到江金熙面前。
橘色的东西吸引了江金熙的注意力,他慢慢抬头,宋泊手里拿着橘子,正看着他笑,许是房内蜡烛点得多的缘故,江金熙觉得宋泊有些刺眼。
“休息会儿,吃个橘子?”宋泊道。
不知道江金熙愿不愿意吃橘络,他便自作主张地将橘络全都摘了去,一整颗橘子橘溜溜、圆乎乎的,看着就好吃。
江金熙接过橘子,指尖掰下一瓣送入口中,他在京城里吃过的橘子数不胜数,可是这颗橘子就是比他吃过的任何一颗橘子都要好吃。
多加了一个人,宋茶栽便多烧了一道菜,大家其乐融融地吃完晚饭,江金熙记着与宋灵铃的约定,在戌时初就与宋泊离了宋茶栽家。
“这么早走作甚?趁着晚上没有病人来,你可多跟大姑问些问题。”宋泊说。
宋茶栽白日都需要照看病人,只有晚上才会闲下来,这个时间便是江金熙最好的学习时间。
“有事儿。”江金熙说。
不知道江金熙有什么事,宋泊也没开口问,回家也好,那些换下来的旧衣物他得拿着去天溪河边洗一洗,白天没时间,晚上去人少正好。
宋泊远远看见一盏灯光在他们的院子前。
走得近了,宋泊才发现是那日他扶过的女子。
“你找谁?”宋泊问。
宋灵铃有些紧张,她眼神瞥到宋泊身旁的江金熙身上,江金熙回视她,说:“她是来找你的。”
“找我?”宋泊疑惑,那日他扶宋灵铃的时候可是什么事也没做,扶的位置也很正常,他想不到宋灵铃来他家门口找他的原因。
“嗯。”宋灵铃点头,她将右手拎着的小木筐抬到宋泊的眼前,“我来跟你道歉的。”
“道歉?”宋泊更是满头问号,“你做了什么事需要与我道歉?”
“那日说了你的坏话,便是我做的错事。”宋灵铃到底是不敢跟宋泊对视,她低头看着脚尖,说:“希望你能接受我的赔礼,原谅我,不然我心里难安。”
这事儿可太小了,小到宋泊都已经把这事儿忘了个透彻,他穿到这儿以后,经常听到别人蛐蛐他,久而久之他都习惯了,不往心里头去。
没想到这点小事居然会困扰宋灵铃。
宋泊直接接过宋灵铃的小木筐,拎在手中,“我收到了你的歉意,原谅你了。”
“真的!”宋灵铃猛地抬头,两眼放光。
不过一个善良的小孩,宋泊没想难为她,他笑道:“嗯,真的。”
第18章
宋灵铃说完话没有久留,一溜烟就跑远了,离开前江金熙还跟她打了照顾,让她路上慢些。
“你认识她?”宋泊一手拎着小木筐,一手拿着灯笼,因为两手都拿了东西,他不好控制灯笼动向,几次都没吹灭蜡烛,江金熙看不过眼,把灯笼接了过去,轻轻一吹灯笼中的火焰便灭了去。
“昨日她就把小木筐放在院门口了,你应该有看见?”
江金熙一说,宋泊顿时觉着手中的小木筐看着有些眼熟。那个小木筐居然真是放给他家的,不是乱放的。
“她早上有再来一次,我与她说你晚上才回来。”江金熙说。
难怪今日江金熙这么早就要回家,原来是有人等着。
迎着秋风进了卧房,宋泊将盖在小木筐上的白布掀开来,筐内放的东西不多,但品种很丰富,一小袋米,一块手掌长的五花肉,还有些水果,正好可以抵一日的吃食。
又过了一日,九月十四号,宋泊休息的前一天,他领了工钱,钱袋里已经有了四百二十钱。
货工的休息日不多,干九日休一日,一个月也只休三日。不过宋泊并不在意,既应下了这个活儿,他便有心理准备。
难得的休息日要到了,宋泊决定去集市大采买,先买些修窗子的材料,再买些菜,明日下厨做上一顿饭,请宋茶栽和刘南民过来小酌一杯,还上一些人情。
“宋公子!”
宋泊隐约听着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循声看去,是个看着像店小二的人。他身上穿的衣服有些眼熟,宋泊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那是喜春楼的统一制服。
平民集市里的东西有限,想要修窗子还得到大型的木店,宋泊这才换了路,经过喜春楼被店小二抓着。
“你是……?”
“您放在我们楼里的东西您什么时候拿回去呀?”店小二搓着手,带着些讨好问道。
那套从秦令那儿赢得的笔墨纸砚已经被他抛之脑后了。他虽用不上那些东西,却可以转卖出去还些银两,想到这点,宋泊转了弯跟店小二回了喜春楼。
店老板小心地将文房四宝拿出来,这套东西可贵了,摔着一点他可赔不起。
宋泊拢着店老板推来的东西,问,“你知道附近公道的当铺吗?”
店老板心思活络,一下便联想着宋泊想要当什么东西,“宋公子不会是想把这套宝儿当了吧?”
“怎么,不行?”宋泊说。
“且不说您一手好字正得配这套上好的文具,就是您用不上也断不可当了去。”店老板四周看了看,才抬手小声说:“小心引火上身。”
“此话怎讲?”宋泊倒是不知只是当个东西罢了,还会惹来麻烦。
“那秦公子最是好面儿,您当面赢他已是结了梁子,若再让他知道您把他的东西当了,他可是会上门找茬的。”店老板说。
秦令此人最是嚣张跋扈,他父亲的文质彬彬他是一点儿没学到,虽没惹出什么大事,却总是会用那些无关痛痒的手段欺负他讨厌的人,烦人得很。
听店老板郑重其事说着,宋泊便打算再考虑考虑,他现在的生活平平淡淡过得正快活,惹麻烦来徒增烦恼实在是没必要,索性他也没到必当不可的时候,只当留了个随时能变现的宝儿在家中,也是有了份底气。
思索间宋泊拿着包好的东西就要走,那店老板却先他一步,喊住他,“宋公子稍等!”
宋泊顿下脚步,“还有何事?”
店老板放在柜台上的两手不停搅着,看着与苍蝇搓手十分相似,他斟酌几秒,说:“不知您可否留一幅墨宝在本店呢?”
上次宋泊一鸣惊人以后,店老板便一直惦记着宋泊的墨宝。喜春楼虽说沾些边际生意,但因店内菜品好,愿意单纯品味菜品的文人也不在少数,久而久之他们为了留住文人客人,在店内挂了不少文墨,倒也增添了几分文气。
店老板自身看不懂书法,可他明白秦闻的鉴宝能力,秦闻都说好的书法,那定然是上品,能求得一幅挂在店里,想必能引来更多的文人雅客。
店老板怕宋泊以为他会白要而拒绝这个请求,还赶紧补上一句,“自然,我们会给您酬金的。”
不过拿个遗落的东西难道还有意外收获,宋泊问:“酬金多少?”
见宋泊有写字的意向,店老板赶紧将宋泊引到楼上雅间,他跟店小二交代几句话以后,进屋将门关上。
宋泊走入房内坐在房中央的红木椅上,房内有一股好闻的熏香味,这雅间与宋泊想象中有些不同,房间内的装潢确实雅致,红木桌椅旁放着莲花屏风,墙上还挂着一幅青山流水图,桌上茶盘里的茶壶和茶杯都有浮雕,是文人最喜欢的那套装潢。
店老板紧随其后走到宋泊对面坐下,他先敲了块茶砖,泡了壶清香的溪山春,倒与宋泊。
宋泊细细一品,先闻茶香,后品茶味,茶味淡雅入口清而幽香,是上好的茶叶。
观宋泊动作,店老板越发确定他不是寻常百姓,而是有读过书的雅士。普通百姓哪儿懂得品茶的步骤,拿上一杯水仰头入肚,茶味还未溢出就已经落入腹中,白瞎了好茶。
店老板又给宋泊倒了杯茶,说:“宋公子,我店愿出二十两白银,买您一幅作品。”
这个价其实算是行情价,宋泊的字固然好,但因他本人还未有名气,所以二十两买几个字正是合适,要知道镇子里有些名气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也只能卖到五十两,只有那些名气远洋的大家,他们的作品才会超出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