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 第34章

作者:轻临镜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穿书 马甲文 HE 穿越重生

“无妨。”

宋泊最终买下了两本医书,因着他在百书阁里做工,前头收银的人便给他打了折扣,两本书买下来花了他五两银子。

这钱对寻常百姓来说极多,但对宋泊来说还算可以接受。

这一个多月他拿着死薪资又赚着活分成,现在身上已有十两白银,花去一半给江金熙换知识,值当!

买了书以后宋泊又去集市中买了些小孩喜欢的玩意儿,随后到了李五家。

正巧阿篮这时候收摊回来,两人在门口碰着。

“宋弟。”阿篮唤着。

“嫂子。”宋泊应声,他见阿篮的豆腐车上挂了个写着“金囝豆腐”布条,问道:“怎么想着挂上布条了?”

之前宋泊注意着阿篮的车上除了豆腐再无其它,问过这个问题,那时的阿篮说整招牌太麻烦了,口头吆喝比较轻松。

阿篮的眼中闪过一抹不自然,她道:“这不是找了个好彩头的名儿,金囝豆腐,谁看了不得来我这儿买上一块,你说是吧,哈哈。”

宋泊敏锐地抓着阿篮的眼神,这里头肯定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宋泊也没打算问,这招牌确实是喜庆,家中有孩子的人看着这招牌应当都会为了讨个好彩头来这儿买上一块。

“你来找李五?”阿篮把豆腐车放着,推开家中院门。

“是呐。”宋泊帮着阿篮的忙,将豆腐车挪进院子中。

院子本就不大,一个磨盘再加上这豆腐车,人过都得横着走了。

“宋叔叔!”李会书老早听着宋泊的声儿,就等在房门口,一见着宋泊就扑了上来,抱着宋泊的腰。

“没礼貌!”阿篮大步上前,拧着李会书胳膊上的肉,疼得李会书叫喊着松了手。

“没事的嫂子。”宋泊说,孩子就是得这般有朝气才对。

“那哪儿成!没大没小!”在阿篮的思想中,宋泊不仅是李会书的叔叔,更是李会书的老师,谁家学生敢这样抱老师,那不得挨手板了。

“娘就是古板。”李会书嘟着嘴,小声地抱怨了句。

趁着这个时间,宋泊将自己准备的礼拿了出来,交到阿篮的手中。

“你这是做什么?”阿篮连连摆手,甚至将双手捏着背到身后,“来就好了,还带礼物作甚。”

“这点儿小礼只是带个喜气。”宋泊说,“我还怕你嫌穷酸不乐意收呢。”

李会书机灵地接过宋泊手里的东西,说:“宋叔叔带来的喜气哪儿有不收的道理,我替我娘收啦!”

“你个小兔崽子。”阿篮追着李会书就要将礼拿回来,李会书两只小脚倒腾地飞快,两人吵吵闹闹地在院中你追我赶。

“宋弟,你怎的来了?”李五刚下工回来,远远听着家中吵闹便加快步伐回来,见门内站着宋泊,他也是觉着惊喜。

“我就是过来串串门儿,顺便看下会书的功课。”宋泊转过身来与李五说着,“马上过春节了,家中事忙,下次得年后才能来了。”

自从宋泊在百书阁当抄书先生以来,因着下工时间提早了,他便经常寻着一些时间过来,用些碎片时间看看李会书的功课,这一来一回来得频繁,李会书的学业进步飞快。

“以你事要紧。”李五说:“早就说你不必常来,两月、三月来过一次就行,现在你这一周来两、三次,这臭小子都占了你的时间了。”

“他若是能成才,我也有面儿,当然要上心些。”宋泊笑着说。

李五忽而想起自己带了东西回来,他从怀中拿出一罐漂亮的瓷罐,塞进宋泊手中。

“这是何物?”宋泊问。

“东家给的过年礼儿,一共两罐,阿篮一罐,弟夫郞一罐,正正好。”李五说。

宋泊开了盖儿一闻,罐中装着类似润肤膏的东西,带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冬日最是容易皮肤干燥,宋泊念着自己粗心没给江金熙买些护肤的东西,这下正好带回去,便也未推脱,收了下来,“谢谢李兄。”

见宋泊收了瓷罐,李五乐呵呵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第46章

在传福镇里一耽搁,宋泊回到家中的时候,夜色已晚。

家中未点灯,江金熙还未回到家中。

冬闲以后,江金熙天天泡在宋茶栽家中,跟着宋茶栽看诊写药单,有些个简单的病儿,宋茶栽甚至还会让他上手试试诊断。

有着实践作为经验,江金熙已经能独自看些咳嗽流涕的小病。

宋泊将医书搁在江金熙的书桌之上,用一张白纸盖着,做了个不算掩饰的掩饰,接着他便提上了灯笼,去宋茶栽家接人。

远远的,宋泊就听着宋茶栽家中有些吵闹,他走进院子,把灯笼熄灭放在院子门边,长腿跨着往房内走去。

一个哥儿正拉着江金熙的手,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江金熙有些局促,他不适应别人这般对他,一直想把手从那人的手中择出来。

“多谢江大夫开的药,我家大宝吃了以后身子就不热了,可算救回来一条命。”哥儿边说边抹泪,当真是声泪俱下。

宋泊走到江金熙身旁,帮他拂下哥儿的手,他不好拒绝那便由他来当那个恶人。

哥儿看清来人,他想着之前的传闻,心底有点发怵,再三谢过江金熙,并且把谢礼放在桌上以后,他跟脚底抹了油一般,一下就不见人影了。

“想不到你还有这般用处。”江金熙笑着说道,刚刚那人实在是热情过了头,可人家毕竟是来谢他的,他也不好拂了人家的面子,就只能强撑着笑容应着,有些疲于应对,还好宋泊来得及时,不然他不知道他还要被那位哥儿拉着拉多久。

“村中的凶神恶煞,我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宋泊插着腰说道。

“你还挺自豪。”江金熙拍了下宋泊的胳膊,弯到药柜前头包药。

“大姑呢?”宋泊问。

“大姑出诊去了,我得帮忙看着。”江金熙手中灵巧,明明包药已经得心应手,但他还是得认真的盯着,生怕愈馆中事发生在他手下,“你坐会儿,等大姑回来咱们再回家。”

“无妨,我也不急。”宋泊帮着收拾厅内,再过几月他赚了钱,想给宋茶栽修个专门看诊的地方,这看诊占了厅儿,接待客人不方便,看诊病人也不方便,还不如专门修个出来,还正厅它本来的作用。

收拾得差不多,江金熙也包完了药,他与宋泊坐与一块儿,宋泊拿出李五送他的脂膏。

江金熙掀开盖儿,轻轻一嗅,“这是脂膏?”手中拿着这物,江金熙才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胭脂粉黛了,他念着宋泊赚钱不易,那些物什也不是非用不可,便没想着买,一开始有些不习惯,而后久了就忘了。

哥儿天生爱美,更何况江金熙还是美人中的美人,虽然这美貌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但他还是感谢上天能赐予他这副容颜,故而在面儿上他也是常下功夫。

“李五给的。”宋泊说,他怕江金熙用不惯小镇里的东西,补上一句,“我也不知这东西好是不好,你若用不惯来,丢了也成。”

江金熙挑眉,一手撑着下巴,风情翩翩地瞧着宋泊,“丢了你给我买更好的?”

这是美人计!

宋泊心底儿门清,嘴却不受使唤,“自然会买更好的给你。”

“几十两一罐也成?”

“成!”不过几十两,他多抄几十本书就赚来了。

江金熙笑了,他抬手捂着嘴,眉眼弯弯跟着月牙儿一般,看着喜人,“你可别成了周幽王。”语罢他把瓷瓶握在手中,“这脂膏已然不错,我很喜欢。”

“诶对了!”江金熙又将瓷瓶打开来细细观察,“等我们的草药长了起来,我们也能做这些脂膏去卖呢!”江金熙挖起绿豆粒大小的脂膏摸在手背上,脂膏触肤即滑,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他们混花儿我们就混草药,独一份儿才好卖。”

宋泊有些不解,难道京中的哥儿都这般有商业头脑?不过带回来一个礼儿,也能延伸到其他的产业链?

宋泊不知,江金熙本不关注这些,只是因着心疼宋泊一人赚钱辛苦,才变着法儿地想帮宋泊分担一些。

自接诊以来,宋茶栽会分他一些诊金,不过都是给村中人看病,诊金不好收太高,一月下来也才赚着二百钱,实在是不够看的,所以得想更多的赚钱法子。

过了半个时辰宋茶栽才回来,宋泊问,“可还顺利?”

“还成,来接金熙了。”宋泊把诊盒往桌上一撂,看着桌上的几个土鸡蛋和腌白菜,说:“有人来送礼了?”

“这是给金熙的谢礼,你可不能拢了去。”宋泊装着小心眼,把鸡蛋全部拢在怀里。

“嘿!”宋茶栽来劲了,右手一个利索,从宋泊怀中掏了颗蛋出来。

看着两人跟小孩一样逗着,江金熙也是觉着有味儿。

闹了一会儿,宋泊歇了劲,准备带江金熙回家。

宋茶栽知道他自今日便放了假,就交待着,“过两日去镇里买些年货回来,记着春联也买几副。”

南方的冬冻人得紧,虽不下雪,但因着湿气高,就算穿着棉服也容易被寒气趁虚而入。

宋泊拿过门口架子上的挂着的围脖,紧紧围在江金熙的脖子上。

“我自己来就好了。”江金熙抬着手,指尖不小心碰着宋泊的手臂,凉得如冰块一般。就算他整日抱着宋泊准备的手炉,这一离了手炉手就容易凉。

“你看不着,等会寒风漏进去了。”宋泊眼神认真,手上的动作也十分仔细,“马上过节,可得爱护着身子。”

“嗯。”江金熙双眼亮晶晶,围脖把江金熙脸颊上的肉推了上去,两颊鼓鼓的可爱非常。

确定一丝寒风也不会从江金熙的脖子顺衣而下,宋泊转身与宋茶栽说道:“大姑,我们走了。”

宋茶栽看着两人的互动,心底正甜着,闻声应道:“走吧,路上滑,记得扶着点金熙。”

“我知的。”宋泊说。

江金熙小步跑到药柜前拿起自己的手炉,小心抱在怀中,乖巧地跟宋茶栽点了下头,跑着跟到宋泊身后。

回了家,江金熙把围脖放在卧房门口的架子上,这冬日的衣服都很厚实,所以宋泊特意买了个衣架子放于门口。

江金熙先把怀里的脂膏放进床头柜里,而后抱着手炉坐到书桌前,过节肯定得买很多东西,不早些写下来,到时进了镇里临时想,或许会有忘了的东西。

江金熙把手炉放至一旁,奇怪地瞧着书桌上的东西,难道他出去的时候拿纸盖住了什么?江金熙思索着,拿开纸张,露出下面的医书,下面放着两本医书,都是他没看过的书。

谁会把书放在这儿,不言而喻。

江金熙心底升起感动,他一时按捺不住心情,放下医书跑到宋泊面前。

宋泊正铺着白日晾晒的被单,听着身后脚步声,他转过身,迎面被江金熙扑入怀中。

江金熙没有喷香水,但身上就是有股闻着舒适的香味。

“怎么了?”宋泊拢在江金熙身后的手不敢收紧,即便他现在心跳如雷,但该有的礼节他还是会遵守,毕竟他们不是真的夫夫。

“那两本医书,是你送我的吧!”江金熙抬起头,眸中星辰亮如宋泊的眼中。

“你看到了。”宋泊答。

“我非常喜欢!”江金熙紧紧抱着宋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这算什么好。”宋泊垂眸,“不过两本医书。”

“这已经很好了!”江金熙说着。送礼最需要的是投其所好,那两本医书当真是送进了他的心坎。京城里不少想要讨好他的人,根本不在乎他喜欢什么,他们只送他们觉着哥儿喜欢的东西,不是花儿就是胭脂,香得他时常打喷嚏,被他统统丢了去。

“喜欢往后我再给你多买些。”宋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