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 第88章

作者:轻临镜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穿书 马甲文 HE 穿越重生

“娘,不用的。”江金熙拉着江夫人的手,两人重新在椅子上坐下,江金熙指着站与左、右两侧的壮汉,说:“这是宋泊从镖局请来的护院,这两人可厉害哩,有他们护着医馆不会再出事的。”

“镖局护院和我们府上的护卫哪儿能一样。”江夫人道:“我看我还是留两个人在这儿,护卫本就不嫌多。”

“娘——”江金熙撒娇道:“我们刚被灾民掠过,现下正是难捱的时候,又加两个人吃饭,这吃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窝在江夫人耳边,小声耳语,“你就让这四个护卫护你回去,这样我才安心。”

“你只管你安心,不管我安心呐?”江夫人捏着江金熙的鼻尖,“你知道在京城收到灾民暴动的事儿我和你爹多担心吗?”

江金熙挽着江夫人的手,“我错了嘛。”

“错了就收下两个护卫。”江夫人道。

“只两个护卫送你回去我不放心。”江金熙道,江夫人对京城到霞县的官道没有他熟悉,而且她坐的马车比他的马车要华丽许多,容易被歹人盯上,只带两个护卫回去江金熙实在是放不下心,“这样如何,这四个护卫先送你回去,等你到了京城在派几个护卫下来,如此不是两全其美?”

“就你机灵。”江夫人笑了,她家金囝还是脑子转得快,这下她也没办法硬留两个护卫了。

第123章

江夫人没有在霞县久待,一方面是这里生活不方便要什么什么没有,她在丞相府被人伺候惯了,一到这儿便觉着浑身刺挠,只想早些离开,另一方面是府上还有其它事情要她处理,她不能离开京城太久,不然事务堆积起来,等她回去可得处理个三天三夜不可。

二月三日,宋泊回到县学之中,只有江金熙一人站与马车边与江夫人道别。本来宋泊想请一个半天的假,来陪江金熙送江夫人离开,但江金熙和江夫人都觉着二月已离乡试不远,此时的时间更是一分也浪费不得,便劝说他回县学读书去了。

“挑个空回家看一眼,今年春节你未回去,你爹可想你了。”江夫人劝道。

江丞相是个执拗性子,总觉着说“想”这个字很是矫情,但江夫人与他成婚许久,江丞相心里在想什么她早就一清二楚,明明心里就想江金熙想得紧,还只叫她给江金熙一些钱花,只字未提要江金熙回家的事。江丞相说不出口的话,江夫人代他说出。

“我知道的,我会找时间回去一趟,你回去后也记得跟爹爹说,我也想他。”江金熙道。其实他本可以与娘亲一起回去,但因为春季雪融以后最易生病,医馆里还没请其他医师帮忙,他若回了京城,重担就都落在吴末身上,所以江金熙还是想着等找到一个合他心意又医术好的医师分担馆内看诊事宜,他再挑一个月回去一趟。

“好。”江夫人应声,她瞧着自家金囝面红齿白一个美人模样,道:“不过有些事我要与你说说,你可别嫌我烦。”

“怎么会!”江金熙在江夫人面前总是忍不住要撒娇,“我才不会嫌你烦呢。”

江夫人认真瞧着江金熙,“那我要再多嘴一句了。”

“娘亲你说。”见江夫人态度严肃,江金熙跟着也停止了嬉笑。

江夫人压低音量,用只有她、江金熙和洪嬷嬷三人能听到的声音与江金熙说:“还未成婚之前,那种事儿可不能做哦。”

没曾想江夫人说的是这事儿,洪嬷嬷听了后捂着嘴在一旁小声笑着,江金熙涨红了脸,他轻轻打了江夫人胳膊一下,嗔怪道:“娘亲!”

江夫人面带笑意跟江金熙说:“这点很重要,千万记得。”

江金熙面色如红苹果,应声,“我知道的。”

驾车的马夫过来与洪嬷嬷说了句话,洪嬷嬷转头与江夫人小声道:“夫人,启程的时间到了。”

江夫人在洪嬷嬷的搀扶下踩着脚凳上了马车,她掀开马车内的窗帘,道:“好了,我先走了,瞧你这般面色红润我也就放心了。”

“娘亲路上小心,回到家记得给我捎信。”江金熙说。

如今的恒国国泰民安,除了天灾时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其余时间恒国境内都是很安全的,江夫人有四位身手不凡的护卫相护,又走在几十里便有一个官驿的官道上,想来应该是一路平安。

马夫吹起一声哨响,束着马的缰绳一挥,领头马跑了起来,车咕噜转动,后头的车厢被带着也动起来。

江金熙就站在原地与江夫人挥手道别,直至瞧不见马车车厢他才转身回了医馆。

回了医馆,江金熙还未坐下歇会儿,便有新的病人前来看诊,等江金熙忙活完了,天色已然黑了下来,这雪化去之时最是寒冷,江金熙起身把医馆的窗户关小一些,拉拢披风在诊桌边坐下,准备写今日的看诊日记。刚把抽屉打开,拿出里头放着的看诊日记,便瞧着底下有一个绸布绣成的钱袋,这钱袋江金熙非常眼熟,他家娘亲最喜用这种钱袋,上头绣的纹样也是娘亲最喜欢的红牡丹。

这钱袋是谁放的不言而喻,江金熙把钱袋从抽屉中拿出来,面上带着柔和的微笑,娘亲也真是的,什么时候猫进他的诊间把这东西放在这儿的。

江金熙把钱袋打开来,里面放了两张纸,一张是一百两的银票,一张是江夫人写的小纸条。

“可劲儿花!不够给娘捎信,娘再给你寄来。”

看着这张纸条,一滴热泪从江金熙的眼眶流出,他一抹眼泪,把纸条放在胸口,娘亲离开的寂寥感在这个时候才显现出来。

六月初九,离乡试还有两月时间,县学内气氛紧张,尤其是以乡试为目标的乡字班,个个学子都绷紧了神经。

今日夜,宋泊正坐在宿舍内复习白日夫子教授的内容,便瞧着路砚知跟做贼一般,轻手轻脚从宿舍外进来,又一个利落把宿舍门、宿舍窗关了个严实。

六月初刚入夏季,窗户大开能让外头的风吹进宿舍中,带来一丝凉爽,现下路砚知把门窗紧闭,宋泊不解:“路兄为何将门窗紧闭?可是出了什么事?”

“没出事。”路砚知将自己的音量尽可能减小,他猫到宋泊身旁,从怀里拿出几张纸。

“不过几张纸,为何这般贼人做派?”宋泊未瞧着纸上内容,但不过只是几张散装的白纸,如何能让路砚知如此小心翼翼。

“宋弟,你瞧瞧上头的内容。”路砚知把纸张平铺在宋泊的书桌上,这不瞧不知道,一瞧才发现这纸上居然预测了下回乡试的考题,甚至还把每道题的答案都写得完完整整。

“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宋泊问。

“你就甭管了。”路砚知没有说明这几张纸的来历,他们这本就是作弊之事,大伙儿都心照不宣,不会供出给东西的人,路砚知既然买了这东西,自然也得守他们的规矩。

“你瞧瞧,这几张纸可有可信度?”路砚知问。

乡试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不是宋泊这样天生的文曲星,想要一举成为乡试榜上之人,还需花上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今日他偶然间听着有人贩卖乡试考题,抱着买来只是花些银子的想法,他便与那人买了来,这几张纸细细瞧来确实像那么一回事,可路砚知还是相信宋泊,得由宋泊开口说这东西有可信度,他才能放心学。

“这里头的考题确实有可能出现在乡试之中。”宋泊道,恒国皇帝治国有方,在国家安稳的基础上,他便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幸福一些,故而近几年科举考试的考题多与民生有关,“不过我劝你最好是看着题目自己写,这上头的答案一眼也别瞧。”

“那怎么办。”路砚知哭丧着一张脸,“我已经看过答案了,我还觉这答案好,背了些许。”

宋泊无奈地抬手扶住额头,“你买得,其他人肯定也买得,到时乡试一考,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你说知州会如何处理?”

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想要发这笔科举财,他这一卖,害了自己不说,还害了广大学子。贩卖主使或许自己有通天本领,出了事也能全身而退,可参考学子多是寒门出身,考到乡试已然不易,到时又被当做作弊抓了起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路砚知猛敲了自己脑袋一下,一买着答案他便忘乎所以,考试中最忌讳雷同卷,他写出的答案可不能与他人雷同。

“那不是买了废纸。”路砚知丧了气,“还花了我二十两银子呢。”

宋泊倒是被这答案的价格给吓着了,区区几张纸便卖出二十两的高价,难怪会有人铤而走险做这种贩卖答案的事儿。

“也不尽然。”宋泊安慰着路砚知,“这上头的题确实是乡试风格,你按着这题自己写个三篇、五篇答案出来,应该也会有所收获。”

“真的?”路砚知抬眸看着宋泊。

宋泊点了头,“真的。”

“既然宋弟这么说,那我就把题头抄下来,剩下的烧了去。”路砚知说着又兴奋起来,当即便打算窝在自己的书桌前把题目重新抄在一张纸上。

“路兄。”

“诶?”

“事情既然解决了,可否将窗子打开。”宋泊拿着袖子一抹额头上的汗,夏季还是夏季,这门窗紧闭一阵儿便热得人浑身冒汗,“实在是......热得慌。”

“好好好,马上开,马上开。”路砚知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立即将宿舍内的两个窗户打开来,窗户一开,微凉的风吹到宋泊的面上,驱散了夏季的热气。

宋泊提起笔重新温习着今日夫子所教知识,写下两张以后,身后传来烧纸的动静,路砚知把他买来的价值二十两的乡试答案烧了,烧之果断,连眼睛都未眨一下。

宋泊当路砚知是自己的朋友,自然想他与他一起,两人一块儿考过乡试,不过他能做的只是嘴上提上几句,真正做出行动的人还是路砚知本人,还好,路砚知十分信任他,真的只抄了题目就把东西烧了。

如此倒让宋泊起了几分感动之心,有人如此信任自己原来是这般感觉。

一周过去,宋泊有意注意着学子之间可有乡试答案流通的痕迹,不过不知是贩卖者隐藏得太好,还是他是有意挑选贩卖的客户,总之宋泊确实是一点儿风声也没听着。

不过这也是别人的事,宋泊没有闲到要去跟连教谕举报,一来举报以后连教谕定会唤他过去询问事情的详细情况,占用他复习乡试的事件,二来买了那些答案的人都想着投机取巧,如此对正常温习功课的考生不公平,在考场上被知州发现也是好事一件。

这般想来,宋泊便将这贩卖答案的事儿抛到了脑后,并且嘱咐着路砚知,让他记住题目后便把题目纸也烧了,别人提起也说自己不知道,将自己剥出贩卖答案这事儿当中。

如此相安无事着,到了八月初九,乡试的第一场考试开始了。

第124章

宋泊拿着银湖州贡院发的卷子走进号房内,这号房大小只有一平方米左右,三面皆为墙,正面没有门,只有挂帘挂着充当门。号房内一共两块木板,一块木板固定在墙面上做桌用,另一块用来作凳子用,夜了要睡觉便将这两块木板合并起来,勉强可以当床使用。号房内没有如厕的地方,考生得自配一个马桶,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都得在这个一平方米的号房内,宋泊虽没有洁癖,可这号房条件如此之差,要让他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度过三日简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宋泊深吸了口气,做好心理准备,走入号房内。他将卷子放置在桌上压好,然后将考试用品从考篮内拿出来。

笔墨纸砚四样必备之物摆在桌子上,其他东西诸如水袋、被褥等暂且放在考篮之中。

宋泊坐在凳子上,边磨砚,边读题,号房内禁止交谈,一片静谧之中考卷上的字一个一个映入他的脑海之中。

乡试的卷子就是比前两场考试难些,宋泊磨好墨,用毛笔轻沾墨水,在草纸上写写涂涂做草稿,将近过了一个时辰,他才在正式的卷子上落笔。

写卷子的时间过得迅速,入了夜,宋泊点着蜡烛将第一题写完,便把被褥从考篮中拿出来,准备歇息。官差在正午的时候来了一趟,给每位考生发了四个馒头,这便是今日的中餐和晚餐。

四个馒头哪儿扛得住饿,宋泊躺在两个木板拼成的简易床板上,只觉肚子饿了,有种要叫唤的感觉。

号房都建在一处,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宋泊在脑海中构思明日要写的文章,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约莫睡了两个时辰,宋泊便把简易的床拆了,重新坐起来继续答题。

八月的天最是热,东西放着没一会儿就会臭了去,宋泊就在难捱的臭气中过了两日,八月初十响铃时交了卷子,从号房中出来。

乡试共考三场,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各一场,每场考两日,八月十一和八月十四可以离开考场,但需准时在下一场考试之前重新赶回贡院。

考生们同一时间交了卷子,待所有人的卷子都收好后,有官差过来统一拉开号房门帘,放考生们出来。

宋泊一脚踏出号房,贪婪地呼吸着外头的新鲜空气,号房内的味道简直是凡人所难忍,宋泊从睡起来后,便以口呼吸,降低那些恶臭气味对他的影响。

“宋弟!”路砚知也从号房中出来,他俩的号房距离不远,他一眼便瞅着宋泊的身影。

“路兄。”宋泊转头与路砚知打招呼。

路砚知的精神有些萎靡,不过说话的气性还是很足,“那里头可真不是人待得,我隔壁号房的学子拉肚子,那味道......”路砚知皱眉捂着口鼻。

两人聊着天从贡院出来。

江金熙在贡院外等着,宋泊参加乡试这般大事,他自然得陪着,好在两月前他招着个满意的大夫,医馆内的事儿无需他担心。

在一大批考生之中,江金熙眼睛尖,瞧着宋泊从贡院走出来,他迎了上去,只是还未靠近便被宋泊和路砚知身上的味儿给熏着,不好再往前走。

宋泊见他与江金熙之间的距离足有百米,便问着:“你怎么离我这般远?”

江金熙斟酌了下语言,说道:“你身上有股味道,我不好接近。”

经过江金熙的提示,宋泊才抬起双手闻着衣袖,确实是有股味儿,不过因着他在那股味儿里待了太久,嗅觉已经适应,便闻不太着,只能隐隐约约觉着有些味道。

路砚知也赶紧抬着自己的衣袖闻着,味道就跟在号房中一般,甚至他比宋泊还臭一些。

“那我们便离你远些,可别把这味儿染在你身上。”宋泊说着,拉着路砚知往后退了几步,跟江金熙拉开两百米的距离。

霞县没有他俩的地产,宋泊和江金熙便定了个客栈,好在之前院试已经来过一趟,现下熟门熟路也好找地儿。

宋泊和路砚知刚进店儿,店掌柜便闻着一股味儿,这味儿他熟悉得很,每三年都会在参考学子身上出现,故而他只是抬手以袖捂脸,与宋泊和路砚知说道:“宋公子、路公子,等会将衣服脱下来跟店小二说声就是,我们会帮你洗的。”

江金熙觉着有些新奇,好奇道:“贵店还有帮人洗衣裳的服务?”

“别人自然是没有。”店掌柜谄媚地笑着,“宋公子和路公子是贵客,贵客当然有与他人不同的服务。”

路砚知高兴地说道:“好啊廖掌柜,等我回去与大伯说,大伯定会给你发奖金的。”

有人帮忙洗这臭气熏天的衣裳,路砚知乐于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