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33
虞氏离开后,莫书清站在顾温瑶身边,侧眸看她,“你既不想让她早日回京,又何必将陈管家来过的事情告诉她?”
顾温瑶转身,面朝莫书清,“嫂嫂猜猜。”
莫书清睨她,掏出巾帕,抬手贴在顾温瑶嘴角,擦糕点碎屑,垂眼低声说,“阿瑶,人前不可以太过火。”
她这语气,听着像训斥,可低低的音又宠溺的很。
顾温瑶心尖轻颤,手指藤蔓似的攀上莫书清的手腕,“那嫂嫂多疼疼我,我就乖一点。”
莫书清另只手抬起,在顾温瑶的鼻梁上轻剐一下,微微笑,“不行,因为你惯会得寸进尺。”
说罢莫书清松开顾温瑶,准备将自己昨夜给母亲写好的信件,让下人今日送回京城。
顾温瑶小尾巴似的跟上去。
第41章 041
◎“女儿,书清,温瑶。”(走剧情)◎
莫府
“夫人怎么这副神情?”莫父下值回来,抱着官帽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对上莫母拉长的脸。
见莫母不说话,莫父狐疑的看向她身边的妈妈。
妈妈迟疑,眼睛看看身前的大娘子,又看看大官人,小声试探着说,“大姑娘寄信回来了。”
莫父一听这话就笑了,“孩子不是出城避暑去了吗,这才几日就想家了?”
他将官帽递给下人,自己坐在莫母身旁,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扭头问,“书清信里写了什么?”
估计多半是些贴心话,极大可能是嘱咐她们夫妻二人在京中注意酷热天气,莫要中暑。
莫父捏着盏盖剐着盏沿,感慨起来,“到底是闺女啊,就是贴心。”
再想想他那“嘴快”被贬的逆子,如今远在边疆做书吏,时常几个月才修书一封回家,信里提到的也都是塞外景色,极少嘘寒问暖。
莫母,“……”
莫母扭头看莫父,脸上表情比刚才还要一言难尽。
莫父放下茶盏,“书信呢,我瞧瞧。”
莫母迟疑了片刻,还是示意妈妈将莫书清晌午前让人送来的信件拿给莫父看看。
信封已经拆开,莫父直接从里面抽出信纸。
就一页折三道,展开还没具体看内容,光是打眼扫过字迹,就知道出自莫书清之手,字体娟秀端庄,自持沉稳,简直是字如其人。
莫父满脸欣慰,从头开始看,“果真如我所料,孩子出去玩了心里还惦记着咱们,……就是她提到的信,是漏在岭南衙门的那箱吗?”
上次回门,莫书清就提过信件的事情,只是当时莫母说有一部分遗漏在岭南还没送过来,如今算算日期,是该到了。
莫母打量着莫父的神情,既希望他能从这封信里看出点什么,又希望他什么都看不出来,一时间心里复杂又矛盾,连她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
莫母明示他,“你仔细看看落款处。”
莫父低头,“女儿,书清,温瑶。”
对,问题就在这儿。莫书清的家书,怎么署名部分带了顾温瑶。自己女儿的字迹,当娘的自然清楚,“书清”二字是莫书清自己写的,后面的“温瑶”却不是她的字。
能在莫书清的家书上添了两笔,必然是莫书清睁只眼闭只眼默许的。
莫母都不需要看两人当时具体情况如何,光是想想就能知道是顾温瑶缠着莫书清非要在信上添一笔。
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她儿子从边疆回来了,但是脸上带着姑娘家的口脂痕迹,暧昧到明处了,让人根本没眼睛看。
莫父拉长音调“哦”了一声,随即笑呵呵的说:
“这两个孩子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啊,温瑶的名字署在这里也没错。说句高攀的话,咱们没搬离京城前,属实拿她当女儿对待,只是后来分开的时间久了,同我们这些大人生分了。”
莫母抬手揉额角,一时无言。
莫父收起信件,关心的问,“怎么了?”
这信也没什么问题啊,不过是寻常家书一封,哪里就值得他夫人愁眉苦脸的?
莫母摇头轻叹,“我跟你说不清。”
莫父笑着伸手拍她肩膀,“你不想说那我也不多问,我还有公务,先去书房处理完再吃饭。”
他起身,“哦对了,书清的那箱子信要是到了,你就让人给她送去吧,免得她惦记。”
前前后后都提过两回了,总不好一直不拿孩子的话放在心上。
莫父,“现在她跟温瑶又是好姐妹又是姑侄,感情必然好上加好,这才急着看信,左右她那庄子离京城也不远,让下人快马加鞭给她带去得了。”
莫母皱眉,“那信……”
那信要是轻易能给莫书清看,她至于藏着?
莫母双手放下,闭上眼睛,“要是没回京,或是没按着约定将书清嫁进侯府就好了。”
这两种可能无论是哪一种,莫书清跟顾温瑶说不定都不会展开这不被世俗所容的孽缘。
莫母摆手,示意莫父去忙他的,至于信的事情,她再想想吧。
莫父出去后,莫母扭头看向身边妈妈,想起什么,问道:“顾舒枫是去李家小学堂念书了吧?”
妈妈回,“是。”
莫母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最好能念出点什么名堂,要是秋闱榜上有名……就算榜上有名,他也不是个好东西。”
莫母本想违心安慰自己两句,可一想想顾舒枫的德行,实在是一句好话都说不出口。
但凡顾舒枫像别的世家子弟那般优秀出色,她还能劝劝顾温瑶跟莫书清,可顾舒枫烂泥似的糊不上墙。
有时候光是想想顾舒枫的所作所为,莫母都气恼的胸口难受,甚至破罐子破摔的觉得要是往后女儿得跟这样的人相守,还不如在深宅大院里和顾温瑶搅在一起呢。
可眼下她们莫家的确需要顾侯帮忙把莫卿安调回京城。
手背是儿子,手心是女儿,莫母不管怎么选内心都难受,她侧靠在椅子里,捏着眉心,疲惫的说,“容我再想想。”
她要是纵着莫书清这样下去,往后她跟顾温瑶在京中可怎么生活。
莫母身边的妈妈不知道莫母心里的想法,只当她在为姑爷顾舒枫不争气而发愁,心里也跟着嘀咕叹息。
李家小学堂可是出过一甲的,凡是得了机会能进去读书的,哪一个不是卯足了劲往上考,就不知道顾舒枫进了李家小学堂能不能好好收收心了。
而此时顾舒枫才收到侯府下人送来的消息,说春水怀孕了,侯爷让他今夜回去一趟。
第42章 042
◎“见一见吧。”(走剧情)◎
“烦死了,明日再回去不行吗,非得今晚就要回府。”顾舒枫烦躁的紧,拎着衣摆上马车,还没弯腰进车厢就把衣摆狠狠丢下。
他这脸色没办法甩给亲爹看,只能拿下人出气。
“马上就秋闱了,天天指望我高中还拿琐事扰我备考,真不知道我爹是怎么想的,”顾舒枫拉长脸,“这事跟我说有什么用,我又不是大夫。”
春水有孕他自然是高兴的,但这份欢喜扰了他的计划催着他回府,就让他觉得不那么高兴了。
顾舒枫心情不佳,连赶车的下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多言,不管小侯爷在车厢里说了什么,他们都假装没长耳朵,一句都没听见。
顾侯在书房等顾舒枫,瞧见他逆着夕阳吊儿郎当从外头进来,像根枯败的黄竹似的,眉头下意识就皱了起来。
好歹是侯门子弟,细竹似的身板经不起风吹日晒的样子,哪里像他这个武将的儿子,要是把顾舒枫丢去沙场上历练,恐怕还没到地方呢,他在路上就扛不住了。
就顾舒枫这样,只能走走文试的路子。
这也是为何他想着捞莫家一把,一是顺了皇上的心意给皇上一个台阶下,二是为顾舒枫铺路,让他有个在文人堆里能说得上话的老丈人。
奈何顾舒枫荒唐,莫书清还没进府呢,他就要死要活的把春水纳到身边,新婚日更是烂醉如泥睡在妾室的房里,如今妾都有孕了,他跟他那明媒正娶进门的大娘子还没圆房。
这等荒唐事放到京中任何一个文臣家里,都能闹的满城风雨,唾沫星子不得淹死顾家。
到时候闹到皇上面前,文试这条路顾舒枫都别想走了。
“爹。”顾舒枫进来,找了个椅子坐下,右脚踝往左腿大腿上一搭,抖着脚尖就使唤起书房里的丫鬟给他奉茶。
顾侯越看顾舒枫这样越烦,抬手挥退书房里的仆从,“你看看你这副德行,跟街上的痞子有什么区别,要不是靠着身上这层锦衣跟你小侯爷的身份,谁会高看你一眼。”
顾舒枫无所谓的说,“等我考上了一甲,满京城谁不得高看我一眼。”
说到这个,他顺势嘟囔两句,“春水有孕你跟我娘说就行了,再不济还有大夫呢,妇人的事情我又不清楚,你同我说有什么用。还急着让我回来,耽误我夜里看书。”
“你?夜里看书?”顾侯都听笑了,他宁愿相信猪能上树都不相信顾舒枫夜里会这么刻苦的看书。
李家是私人小学堂,本事再大也不过是每届科考押题押的准,绝无能力让顾舒枫从不学无术的纨绔变成一个爱看书的人。
顾侯端起茶盏,眼尾扫向顾舒枫,慢悠悠的说,“多半是李家有什么人钩住了你的心,让你连春水都撇下了。”
当初是谁在大婚第二日敬茶的时候,梗着脖子跟他说此生唯爱春水一人的?
这才多久,眼里已经没春水这个人了,连她有了身孕都没半分上心的样子。
顾舒枫挠着鼻翼,讪讪开口,“爹你想多了,我只是觉得跟一个妾比起来,还是秋闱更重要。”
“妾到底是妾,眼界跟处事能力都比不得世家小姐,这事要是换成莫书清跟顾温瑶,绝对不会把后宅的事情闹到你我面前。”
顾舒枫悠闲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爹我现在是看清楚了,后院里得有个正儿八经能管事的女人才行,像春水这样貌美但拿不出手的,只能玩玩。”
顾侯挑眉看他,倒是觉得他读书读出了点东西,“这会儿觉得莫书清好了?”
顾舒枫本能皱脸,由内到外的厌恶那个女人,“夫妻相处,就算不求相敬如宾,总不能两看相厌吧,要不是你们逼着我按照婚约娶她进门,她冷傲成那样眼底无人,我连跟她住在同一个府里都不愿意。”
“你以为我想逼你娶个你不喜欢的人?我要真这么蛮横,我能允许你把春水提前抬为妾室?”顾侯放下茶盏,“还不都是为了给你铺路。”
“莫家是你踏入文臣阵营里最好的梯子,你这荒唐样,要不是莫家跟咱家有婚约,要不是莫家有求于咱家,你觉得你能娶得上莫书清?”
“但凡不是莫书清记挂着她兄长莫卿安回京,你连看她一眼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共处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