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秋琅
这些人潜意识的认为,金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为了即将到手的钱,祈秋雪她们一定会留下。
“其实我对金钱并不感兴趣。”每每这时,祈秋雪都会表情诚恳用这句话对村民们发起试探。
“啊?”这话一出,村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不可置信,“啊,真的假的?”
于是黎一清决定再添一把火:“其实我也一样。”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多了反倒增添烦恼。”她一副看破红尘的模样,苦恼摇了摇头,“村支书特意召唤我们回来,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原来只是为了这个,我可是翘了更重要的事来的。”
“实在不行这钱我就不要了,当我做个好事,平分给大家怎么样?”
“什……”村民们哪见过这样的人,顿时呆愣在原地,顿了好一会儿才道,“那、那你们呢?”
“当然是回家啊。”祈秋雪答。
听到这句话,村民们的脸上再也挂不住笑,表情在一瞬间变得严肃:“难得回来一趟,多待几天吧,当是转换一下心情。”
“尤其是你,小黎,你家里人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回家,于情于理也该多陪陪他们。”
“可不能做不孝顺的孩子哦,要不我们全村人都会指责你的。”
语毕,黎一清沉默了一阵。
期间村民们始终用期待紧张的眼神望着她,直到片刻后,黎一清缓缓点了点头:“也对。”
“什么都不如家里人重要,那我就多留几天吧。”
“这才对嘛!”村民们赞同的点头,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那小祈呢?”
“我也留下陪她好了。”祈秋雪笑的格外善解人意。
“真好、真好。”很明显的,眼前的村民们松了口气。
祈秋雪开口与几人道别,和黎一清一同向前走去,这次的目标是那些特殊村民,很快的,祈秋雪发现除去外貌古怪,说话行动稍显迟缓外,他们与普通村民没有差别。
当然,除这些人外,那些归乡者也很好辨认,即便有些是前几日回来的,祈秋雪未能全部得见,但通过衣着、口音和一些表现来看,祈秋雪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绝大多数人都在为丢失手机的事感到气愤,那些可怜的手机有些在他们外出时丢失,有些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不慎损坏,又有些就连什么时候不见的都搞不清楚,找村民们询问也是一问三不知,说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说自己手机也丢了的。
“烦死了!不是说咱们这破村这些年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吗,怎么连个像样的车都没有,想出去买个手机还得求奶奶告爷爷的,找谁借车都不乐意。”
“王山也是,之前说的好好的,让我们有需要就找他,谁知道这人好几天都不在村里,今天终于在家了吧,车还爆胎了,真是倒霉!”
“只能忍忍了,要不是为了钱,唉……”
“好久没回来,你们和家里人相处的还习惯吗?”一直等对方将心中的怨气全部发泄完,祈秋雪才再次开口。
“就那样吧。”众人耸了耸肩,“要说不尴尬是不可能的,毕竟平时顶多打打电话,发发信息,多少年都没面对面相处过了。”
祈秋雪:“有发生过什么令你们感到奇怪的事吗?”
“奇怪的事……”有人顿了顿,之后道,“非要说的话,就是我家里人突然开始信佛了,不光供了奇怪的东西,还每天都要烧香参拜,早中晚各一回,没见他们停下过。”
“啊,你家也开始信佛了?”另一人闻言忙道,“我家也是,不知道供了个什么玩意儿,一天拜三回,家里天天乌烟瘴气的味儿,难闻死了。”
“我家也这样!”
“我们也是!”
“我特意问了家里人,他们说这是前些年村子里流行起来的习惯,可以保佑家宅安康、财源广进,起先他们也不信,直到后来有个大仙过来讲了好几次课,还特别专业的列举了好多案例,五行风水天时地利人和的一通分析,他们逐渐被感染,觉得供就供了,反正也没坏处,一来二去的就流行起来了。”
“之后呢?”祈秋雪又问,“真的管用吗?”
“我哪知道,反正我家里人说是管用的,包括这次度假村的事,他们也说这是神明的馈赠。”
那人嘟嘟囔囔地吐槽:“我看不惯这个,说家里不需要这玩意儿,当时我家人的表现都很奇怪,好像生气了又好像没有,似笑非笑的,还莫名其妙的说些胡话。”
“什么胡话?”祈秋雪和黎一清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
“他们说以后我也会需要的。”那人叹了口气,继续道,“还说只有这样我才能活下去,说完还当着我的面又开始上香,神态动作那叫一个迷恋。”
“我快要被吓死了。”直到现在,提起当时的画面那人依旧感到冷汗直冒,“什么鬼啊,真是郁闷。”
“那晚回家后,你在家里有见过那东西吗?”祈秋雪凑近黎一清,用了只有两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轻声问。
“有见到香炉和供台。”黎一清同样轻声答,“但对方究竟有没有每日三遍的进行上供,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古怪之处,我还暂不得知。”
她轻轻用指腹摩挲祈秋雪的掌心,小声同恋人报备:“今晚我回去看看。”
【作者有话说】
来啦!昨天没更今天多更些~这章有小红包,下章更新前发~
感谢宝们的霸王票和营养液,感谢留评和阅读,亲亲!
第192章 见家长
◎羞死人了◎
祈秋雪当然不放心她一个人去,很快侧眸看过来:“我陪你一起。”
语毕,黎一清顿了顿,半晌轻轻扬起抹笑容,小声道:“好。”
祈秋雪重新望向眼前的归乡者:“对了,我还有些事想问。”
“什么?”
“关于一个失踪的女孩儿。”祈秋雪说,“二十年前咱们这里曾走丢过一个小姑娘,你们还记得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吗?”
——对于这个失踪的女孩儿,祈秋雪一直有心打听。
通过之前在网页上得到的碎片信息,祈秋雪只知晓女孩儿失踪时的大概年龄、衣着。她长什么样子,家住哪里,家庭成员都有谁,这些都无从得知。
在一个S级难度的副本中,她不该放过任何疑点和线索,无论这条线索是否会在日后的任务进程中发挥作用,但相较于向普通村民或是特殊村民询问,祈秋雪更愿意相信这些归乡者们给出的答案。
眼前的这帮人年龄大多二三十岁,女孩儿失踪时他们还没有离开迟古村,提起这个失踪的女孩儿,众人的确有些印象。
“是有这么个人没错。”有人点了点头,“但那时候我还小,你要问我有关她的具体信息,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我也是。”
“我也一样。”
“没关系。”祈秋雪摇了摇头,稍作停顿,又询问起另一个在网上得到的线索。
是那篇标题为《震惊!这个小山村中竟发生过这样惨绝人寰的事》的报道:“那十年前呢,咱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大事,你们记得吗?”
“你说那场火灾吗?”提起这件事,大家的记忆显然清晰了许多,“那会儿我们都已经不在村子里住了,但听一些仍然住在这里的亲戚们说,十年前的某天,村子里的几个大型芦苇堆突然起火,火势很凶,加上那天风很大,大风把火势吹到了更远的地方,整个村子都被点燃了。”
大火。
祈秋雪在一瞬间联想到了每晚燥热的温度和窗外呼啸的热风。
一旁的黎一清显然也将两点关联到了一起,随之得出结论:“大火是在晚上烧起来的,对吗?”
“是。”归乡者点了点头。
黎一清:“具体是哪天?”
“腊月二十七。”有人说,“起火那天是我生日,我给家里打了电话过去,恰好得知此事。”
按照副本里的时间,再过六天,恰好也是腊月二十七。
祈秋雪皱起眉心,又道:“那场大火中是否出现了人员伤亡?”
“没有。”那人摇了摇头,“虽说那天已经是深夜了,但很幸运的,大家都没有受伤,全部及时醒来,逃到了安全的地方。”
“但不幸的是房屋大多都被烧毁,很多公共设施也全都报废,所以后来整个村子才进行了翻修和重建。”
祈秋雪:“芦苇堆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归乡者应声挠了挠头,有些苦恼道:“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搞清芦苇堆起火的原因,但听说当天还有另一件怪事发生,可能和这件事有关联,又或者没有。”
“什么怪事?”
“后来有人在放置那片芦苇堆的地方发现了几个空掉的汽油桶,除此之外,还有一套破旧的脏衣服。”
“有人结合这两样,猜测谁大半夜在这里放火烧人或者自焚,可要真是这样,现场又根本没发现尸体,就算有可能是被大火烧成灰了吧,可那几件衣服和汽油桶怎么没事?”
“后来有报社的记者过来拍了不少照片,包括那几件衣服和汽油桶,她把这事儿登在了本市的报纸上,报纸我没看过,照片有没有全部登出来我不知道,据说内容蛮邪乎的。”
“你要好奇可以去找其他村民问问,说不定谁家还留存着当时的报纸,不过一下子十年过去了,能找到的概率微乎其微。”
“嗯。”祈秋雪将这些线索一一记在心里,“谢谢,我知道了。”
“好想念我的手机啊。”归乡者叹了口气,再一次开始哀嚎抱怨,“无聊死了。”
“我的游戏任务还没做呢……”
“那有啥,我的尾款还没付呢!急死人了。”
祈秋雪和黎一清对视一眼,自然而然的离开了人群,这些人口中已经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当务之急是去寻找更多的归乡者,获取更多的信息。
后续她们也问了不少人,得到了和之前差不多的线索,因为年代久远,关于那个失踪的女孩,大家都记不起太多。
直到碰见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他是这一批归乡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你说的那个小姑娘是陈以菲吧,咱们村走丢的小孩儿就她一个,年纪特别小的时候就丢了,算来也得有二十几年了。”
男人口中的信息和祈秋雪所掌握的基本对的上,祈秋雪闻言忙道:“有关她的事你还知道多少?”
“其实也记不得太多,一个是时间都过去那么久了,一个是她们家以前就不怎么显眼,跟村里人关系也不是太熟。”
“我隐约记得她家里挺不幸的,妈爸死的都早,就剩下一个奶奶,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反正这两天我没在村里见过。时隔多年,我早忘了这姑娘到底长什么样,要不是前两天碰巧捡到她的身份证,我差点没认出来她是谁。”
这话令祈秋雪和黎一清异口同声:“回村后你见过她?”
“是啊,她前几年就被找回来了,你们不知道吗?”
“诺,那个就是。”男人四下寻找一会儿,最后抬手指向广场上一个卖菜的姑娘,“就是她,她就是陈以菲。”
“更多的我也记不清楚了,有什么事你找她问吧。”男人这般道,继而另起话题,开始和两人感慨起多年未归,村子里的变化可真大。
“以前村民之间的关系可没这么好,毕竟也两千多人的村子,哪可能都记得谁是谁,把名字跟脸对上号,就说陈以菲家吧,我也想了半天才回想起个大概。”
“而且我离家那会儿村里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做死人生意,现在倒好,都泛滥了,乍一看还挺吓人,这玩意儿真有那么赚钱吗?”
“不过总的来说,咱们村还是越来越好了,风景好,关系好,还有钱分,哎呀真是越来越好。”
他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
祈秋雪从他的话里挑挑拣拣,得出一些还算有用的线索,很快找借口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