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轻临镜
眼瞧着捷报官说了话就要回去,江金熙出言道:“捷报官可喝杯茶再走?”
“不了,我还有事儿未做,下次吧。”捷报官笑着拒了,带着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走了。
官差们走后,百姓们迎了上来。
这宋榜首的夫郞瞧着便是个明事理的人,上前祝贺许能得到些赏钱,便有大着胆子的百姓上前,他们也没读过什么书,只能说些宋榜首以后发大财,做大官之类的话,江金熙听着高兴,他喊青桥再去钱庄换些铜钱来,他便拿着钱袋打赏那些前来祝贺的百姓。
见说了好话就有钱拿,越来越多百姓上前,把宋泊和江金熙围了起来。
八月的天热人得很,两人被围着额头上冒了不少汗珠,却没一点儿烦躁,阿朝怕百姓们把自家主子伤着,便抬手拦在两人前头,也算做了个阻隔,把江金熙和宋泊两人与百姓们分开。
江金熙把第三袋铜钱分完后,便让简言合上了宋宅大门。
喜事归喜事,这赏钱也不能永无止境的发下去,那不就被当成冤大头了吗?再说他已经换了五两银子,五两银子都赏了出去已经足以。
“可真是热人。”宋泊抬手抹了额头上的汗,八月的太阳确实毒辣,在门口热闹了半个时辰,他背后的布料早已湿透,脱下来拿手一拧都能拧出水来。
虽说江金熙的身体比他寒些,但被百姓们那么围着,他身上也出了不少汗。
两人忽的对视一眼,而后都笑了起来。
“这喜事也是累人。”江金熙道,这才院试,往后还有乡试、会试甚至殿试,前来迎贺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次次这般辛苦可真是苦并快乐着。
两人断不可能一身臭汗着出门,索性午时是最热的时候,不如躲了这毒辣的太阳,下午太阳落下之时再去找李五。
江金熙在宋泊前洗了澡,等宋泊回到主卧时,他正在清点着捷报官送来的东西。
平民百姓家没钱买大冰块放在屋中消暑,便只能用扇扇子的方法来解解热。
宋泊拿了一柄葵扇,站与江金熙边儿给他轻轻扇着风。
江金熙放下记东西的手,拉住宋泊的手腕,“我不热,你不用为我扇风,等会再给你热出一身汗来,澡岂不是白洗了?”
宋泊凑到江金熙身侧,这般一扇,风便可扫过两个人,“我也能感受着点微凉,不会一身汗的。”
“我们真该买些冰来了,这天儿真是越发热了。”江金熙说。
制冰不宜,故而冰块的售价很高,不过现下他们又有从传福镇和霞县送来的八十两银子,也是能适当地买些冰块回来凉爽一把。
天气热导致出汗时其次,更重要的是汗干了黏在身上,总叫人心生烦躁。
县学九月开学,期间宋泊总得在家中读书,比起给宋泊热得心神不宁,江金熙还是跟愿意花上一笔钱买些冰块。
“你说的是,等会儿去找李五,我们便顺便去趟冰行吧。”宋泊道。
今日不同往日,既然钱包富裕,让府上人过上好日子也是他作为一家之主应当做的。
江金熙就在微风中点了贺礼,除去八十两,官府还送了文房四宝一套、锦布两匹、与科举有关的书籍十本,加上些蔬菜、肉类的食材,已然是出手大方了。
点完贺礼,江金熙犯了困上床歇息,宋泊便拿着书坐在他身侧,两人一睡一醒,安静中萦绕着温馨。
下午,太阳渐渐西偏,树的影子被拉长,气温降下去不少。
江金熙翻了个身抬着双手双脚伸了个懒腰,缓缓睁眼,“几时了?”
宋泊轻轻又翻了一页书,答:“申时中了。”
“呀,我怎么一睡睡了这么久。”听着宋泊说的时辰,江金熙都愣了。
往日他午睡都只睡半炷香的时间,今日不知怎的竟足足睡了一个时辰,定是宋泊在他身侧让他安心,他才能一睡睡这般久。
“睡便睡舒服了,反正我们也不急。”宋泊微微侧低头,撩开江金熙挡在脸上的发丝,“可睡得舒服?”
“嗯。”江金熙抓着宋泊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侧,宋泊的手可真大,一手便能抚住他整个侧脸,江金熙抬眸,“你不累吗?怎么都不歇会儿?”
刚刚他入睡时,宋泊便是这么个靠墙看书的姿势,现在他醒了,宋泊只换了个腿的姿势,还是依旧拿着书在看。
“在县学里都呆习惯了。”宋泊答。
县学没有安排学子午休的时间,学子们吃了饭就会回学堂之中继续学习,要是实在累得不行就趴在桌上小憩,小憩确实小憩,不过一刻钟便会从桌上起来,接着投入学习之中。
考乡试可是全国的秀才一起,录取上榜人不过百分之一,不努力读书哪儿能博得个上榜的机会。
江金熙只是听着便觉着宋泊苦,他心疼地双手牵着宋泊的手,“可真是苦了你了。”
“为了我们的以后,我现在的辛苦是值当的。”宋泊将书反着盖在一旁,身子往下一滑,环抱着江金熙,两人面对面看着。
只这一眼,两人越来越靠近。
宋泊揽住江金熙的腰,一吻吻上他的唇,江金熙的唇软得令他着迷,院试已过,该满足一下自己的贪欲。
江金熙双手从前穿过宋泊的腋下环住他的后背,两人之间已无距离,以往都是宋泊伸舌而来,这次他主动迎了上去,两人口中纠缠着,身体也起了些反应。
江金熙觉着身体热,便腾出手来扯了扯衣裳,宋泊醒了过来,他松开江金熙,“我去浴房醒醒神,”口中慌忙都差点咬了舌头。
看着宋泊落荒而逃的模样,江金熙拿着被子遮住自己羞红的脸,心中升起一丝可惜,不过就是宋泊行的君子之事,才会让他坚定自己就是这个人了。
第107章
等宋泊和江金熙的情绪缓和下来,金黄色的阳光越发橘了,没再耽搁下去,两人出了宅门。因着四分之一的猪也有些分量,所以他们叫上了阿朝,有阿朝帮忙,三人各自拎着些猪肉,也不显得重了。
宋泊熟门熟路地找到李五家门口,将右手的东西放置左手,腾出只手敲门。
“来啦。”院内响起李会书的声音,李会书这年纪正在换嗓,说话声与以往有些不同,有一点点与鸭子声相似。
李会书拉开院门,瞧着门口站着的人欢呼出声,“宋叔叔!江哥哥!还有这位......”李会书第一次见着阿朝,不认识阿朝是自然的,他求助般地看着江金熙,两眼圆圆似鹿眸。
江金熙见李会书撒娇,他抬手遮着嘴笑了下,而后与李会书介绍着,“这是家里马夫,你叫他朝叔就行。”
“朝叔。”听了江金熙的话,李会书乖巧唤了声。
阿朝话少,听到李会书唤他只是点了下头,算是答应了。
“你爹爹和娘亲呢?”宋泊往院内望去,家中看来不像有其他人在的样子。
“爹爹去上工了,娘亲去卖豆腐。”李会书算了下时间,“娘亲应当马上回来了。”
正说着,阿篮卖完豆腐回来了,远远瞧着自家门前围了人,她加快了脚步,靠得近了才发现是宋泊他们。
“来了怎么站在门口呢?”阿篮说着,剐了李会书一眼,“会书你就是这么待客的?”
李会书接着阿篮的眼神,忙侧身让位,“对呀,我怎么拦门口了,你们快进来。”
江金熙让阿朝帮阿篮把豆腐车拉进来,五人进了院子,李会书把院门合上。
阿篮刚理好豆腐车上的东西,一转过头,宋泊提着猪肉与她说道:“家中收了头猪,想着也吃不完便拎了些来,你们可别嫌弃。”
阿篮识得好肉是何种模样,宋泊拎来的这块肉肥肉相间、纹理分明,一瞧就是好肉,她推着肉,说:“怎么又带东西来呀,上次便说着不用这么客气了。”
宋泊那儿拎的只是一小部分,江金熙直接喊阿朝把肉放进厨房中,“嫂子,排骨放你厨房咯。”
“诶。”阿篮既要拦这个又要拦那个,两厢之下就是谁也没拦住,“要我收肉,那今晚你们可得留下来吃饭。”
无功不受禄,虽说她家与宋泊家亲如一家,可到底不能总收人家东西,总得回馈些。车上豆腐都已经卖光了,家中也没留什么东西可以当回礼,阿篮思来想去,想着做一桌好菜也行。
“那自然好。”宋泊道。
吃完饭回去就很晚了,江金熙怕冰行关了门,便让阿朝去冰行买冰,他给阿朝定了价位,超过便不要,未超过就买些回去用着。
阿篮是个下厨的好手,她一个人在厨房中忙碌着,没一会儿便飘出了菜香。宋泊和江金熙想进去帮忙,都被阿篮赶了出来,无法,宋泊和江金熙只能到李会书的房中,看看他功课学得如何。
自上次自己落榜,宋叔叔得了案首以后,李会书便发愤图强,将宋泊当成自己的榜样,每日读书时间多加一个时辰,并且会将宋泊留下的书籍翻来覆去背过,直背到任意问个地方他都能答出来,这才满意。
宋泊随便问了几个问题,李会书都对答如流,宋泊道:“不错呀,进步不小。”
李会书不好意思地挠着后脑勺,“这还未到宋叔叔的五分之一呢。”
“明年没有县试,你可沉淀沉淀,下次一举上榜。”江金熙道。
县试三年两次,昨年和今年都举行了县试,明年只会轮空,正好给了李会书安心读书的机会。
“是,我定好好与宋叔叔学!”李会书说道。
三人在房中待了两刻时间,阿篮把饭菜做好了来,李五下了工回到家,发现宋泊和江金熙来了家中,可是欣喜了一阵。
饭桌上,李五直与李会书说,“你宋叔叔可是两试榜首!你可别丢了你宋叔叔的面儿。”
今儿个李五上工时听着消息,说是传福镇出了个院试榜首,他再打听来,才知道是宋泊。
打听着这个消息他正想买些礼物明日寻宋泊去,却没想着宋泊快他一步,早些来了。
“什么?!”李会书彻底惊讶了,他常窝在家中读书,对外头的事儿一律不知,没想到宋泊不仅是县试案首,还是院试榜首,当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
“我也听着了,宋弟确实厉害。”阿篮跟着道。
阿篮在街上摆摊,遇到的百姓自然少不了,有从宋泊那儿拿了赏钱到她豆腐车前买豆腐的百姓,他们嘴上聊着,阿篮也就顺耳听了,她家夫君居然能认识着这么个了不得的人物,真是他们家烧了高香了。
“嗨,没那么厉害。”宋泊谦虚着回道。
李五吃着饭忽然想起贺礼这事儿,“你来这么早,我都没给你备贺礼呢。”
“还需什么贺礼呀,不用。”宋泊说。
这几日光收礼便收到手酸了。
“那哪儿成。”李五道,院试榜首这么大的喜事,他作为宋泊的好兄弟怎么会不备上一份贺礼,且不说贺礼价值多少,就是这份心意得在。
“我想着嫂子做的豆腐,不如送我几块新鲜豆腐*就成。”宋泊说。
手工做出来的豆腐总是口感不同,上次宋泊拎了豆腐回去煮了鱼汤,那豆腐入口即化好吃极了。
李五揽着宋泊的肩膀哈哈笑道:“成!给你送一车去!”
宋泊和江金熙在李五家待了一晚上,把李会书的功课说了,酒也喝了个尽兴,回到家时迎接他们的又是个冰凉的卧房,可谓度过了个幸福的一天。
翌日,江金熙叫来了阿朝,问他昨日的冰买了多少。
那冰行不愿意放过阿朝这个大顾客,便由着阿朝砍价,本来一斤二十钱的冰,硬是被阿朝砍到了十七钱一斤,这价儿正在江金熙的预算当中,不算贵可以多买些。
阿朝让冰行每日送二十斤的冰来,主要是用在主卧房内,其他人每日只用得了两斤冰。
问了冰的事后,江金熙便带着青桥出了门,临走时与宋泊打了声招呼。
宋泊坐与书房内读书,听着江金熙的话便应了声“嗯”。
江金熙自有他的自由,出门只要说一声不至于找不着人就行。
不过江金熙这门儿一出便出了一天,开始宋泊还以为他去愈馆上工了,可晚了出去寻人才知道江金熙请了半月的假,为的就是陪着宋泊参加院试。
等宋泊再回家时,江金熙已经带着青桥回来了。
“你去哪儿了?”宋泊问。
“我去李五家了。”江金熙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