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 第77章

作者:轻临镜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穿书 马甲文 HE 穿越重生

“你去哪儿做什么?”宋泊再问。

“你不是喜欢嫂子做的豆腐,我便想去学学。”江金熙答着,眼神中有一丝丝闪躲。

去李五家应是真的,但理由可能是假的,宋泊抓着这一丝变化,也没问江金熙。

毕竟还有青桥陪着,应该不是做什么坏事。

第三日,江金熙又是吃了早饭便出门。

宋泊心中虽然有几分好奇,却也没当个跟踪狂跟着江金熙去,江金熙该有自己的空间,他静下心来,在书桌前认真学习,有了每日从冰行送来的新鲜冰块,书房的温度降了些,正合适读书。

晚饭前,江金熙赶了回来,像是有了个时间表,准时出门又准时回家。

第四日,宋泊按着捷报官所说的时间出了门,那时儿江金熙还未回来,他便交代着简言,若是江金熙回来了就跟他说他出门赴宴了。

到了碧河前,河上停着一艘足以容纳百人的巨型船,船停靠在河边,搭了个木梯子往船上。

船口前站了不少官员,边儿还围着百姓,听闻今日林县令宴请新晋秀才,他们都想看看秀才们长什么模样,便都来凑热闹了。

“宋榜首。”捷报官也在官员行列当中,他朝宋泊行了一礼。

捷报官既负责送贺礼,自去过每个秀才家,识得每位秀才,故而被安排在门口,引导秀才们上船。

“捷报官。”宋泊抬手回礼。

“宋榜首可直接上船,船上位置不固定,你可随便选择。”捷报官侧身给宋泊让位,宋泊顺利地上了船。

今年传福镇的新晋秀才并不多,按宋泊所知加上他也就只有五人,包下这么艘大船,应是有其他人一起参宴。

刚在船上走动两步,便遇着秦闻,秦闻是传福镇中有名的人物,林县令此次也邀请了他。

秦闻见着宋泊便是一声贺,“宋公子,恭喜恭喜。”

“多亏秦老板给的书以及对于科举的指点,宋泊才能一举夺魁,得到榜首。”宋泊道。

秦闻确实帮他很多,他在几十年前参加过科举,甚至过了殿试,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几十年前的科举与现在相差不大,秦闻参加科举的经验还用得上,这次宋泊能考中榜首,自身学识占八十,其余人的帮助则占了二十,而这二十中,秦闻占了大头。

“哪里,都是你聪慧,才能考得榜首。”秦闻说。在他百书阁上工的抄书先生哪个不想考中,可日夜熏陶下来,也就只出了宋泊这么个独苗,教的内容相同,而结果不同便是因为人不同,宋泊是他开店以来见过的最有灵气的人,往后的恒国官场上定会多出一颗耀眼明星。

“爹爹,船头风景可好了,还能瞧着鱼。”秦令的声音由远及近,看清与自家爹爹说话的人是谁以后,他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宋泊,你怎么在这?”

第108章

秦闻拍了秦令一把,厉声道:“没礼貌!叫宋公子。”

看着秦闻的面儿,秦令不情不愿地说了句:“宋公子。”

“秦老板把令郎也带来了。”宋泊道。

秦闻有名声,林县令邀请他是自然,而秦令只是个不学无术的秦闻之子,应是秦闻带他来一起赴宴的,毕竟林县令也未说过不许带家人。

“今儿个请的是新晋秀才,犬子才学不精,我便想让他前来学习学习。”秦闻道。

虽说秦令一直考不中,但是秦闻也没打算放弃秦令,今日有个与秀才们接触的机会,秦闻便带着秦令来了。

“秀才?你也是秀才?”秦令鄙夷道,这几日他都在宋申闻家中,只知道宋申闻中了秀才,听说镇上出了个榜首,也不知那榜首是谁。

“宋公子是秀才之首,你可得与他学习。”秦闻道。

秦令双眼瞪得老圆,像是不相信自己耳朵一般,他转过头,说:“爹,你说什么?”

“我说宋公子是院试榜首,你要向他学习。”秦闻把话重新说了一遍。

“你是榜首?”秦令转回头来,瞧着宋泊。

宋泊点头。

秦令觉着自己的天塌了,不过一个抄书先生,得了县试案首已是撞大运,现在竟还得了院试榜首。

有院试榜首这个名头在,宋泊的名头可是打了出去。

秦令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没有再与宋泊说什么,而是拉着秦闻走了。

宋泊倒是无所谓秦令的反应,一个心智没长大的孩子没什么好计较的。

宋泊走至船边站着,难得上了大船,可得瞧瞧河上的风景。

船上有微风吹过,带着水汽的微凉自宋泊身上拂过,带走了八月的燥热。阳光撒在河面上,倒映着波光粼粼,令人不自觉安了心神。

可惜江金熙去了李五家,不然他定要把江金熙带来,让他也瞧瞧自然的美景。在外头待了会儿,有侍人来请,宋泊才跟着侍人进了船舱之中。

今天个不是大桌饭,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座位,侍人引着宋泊入了座,他在院试榜上排名最高,宴席中的位儿自然得往前摆,在林武玉上座的左边除官员外的第一位。古人以左为尊,将这个位置排给宋泊,体现了林武玉对宋泊的重视。

宋申闻也在宴席上,不过他坐于右位,与宋泊有段距离。

宋申闻是长辈,宋泊就算心底不喜欢他,面上的功夫也得做好。宋泊站与位前,抬手与宋申闻行了礼,宋申闻排名不高,已然觉得自己低宋泊一头,他面上带着笑,起也未起,坐着回了宋泊的礼。

其他秀才瞧着宋泊来了,纷纷起身与宋泊打招呼,宋泊可是榜首,未来的亮眼星星,与他打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知晓吴公子画技好,不知何日可有眼福瞧着?”

“有幸听过李公子写的诗,当真写得极好!”

“杨公子会弹琴吧,弹琴入门简单精进可是难呀。”

既知今日宴请秀才,宋泊便做好了功课,成了秀才,便踏入官场之中,人际关系便需用心维护,听宋泊说出他们各人特长,三人互相看了眼,心中喜悦但未表现出来,而是道:“宋榜首谬赞,你才是才识具备,可谓我辈楷模。”

李公子瞧着坐在位子上的宋申闻,说:“我听说你与宋公子是叔侄关系,这宋家可厉害了,一年两人中了,要兴旺发达了。”

宋申闻这时站了起来,朝三位公子行了礼,说:“李公子说得是,你也是一次就中,未来可期。”

五人正说着话,林武玉在这时带着官员们进来了,大伙儿便站于原位,一同朝官员们行礼。

“今日是庆贺你们中榜的喜宴,你们才是主角。”林武玉哈哈笑着回了礼。

宋泊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桌上摆了盘坚果拼盘和一盘糕点,为了让宾客垫肚子,不过官员们未动手,宾客们也不好先动手,故而大家桌上的东西都一动未动。

林武玉坐好后,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让人上菜,舞姬也应声上场。

宋泊能觉着脚下地板一动,当是船启动往湖中开去了。

厅中乐声起,舞姬翩翩起舞着,宋泊还是头一回参加这般正式的宴会,也是穿到这儿以来,第一次瞧着舞姬。

这般看过舞姬的舞,宋泊才知为何历史中会出现昏君,每日歌舞升平,在权利最高点的帝王自然喜欢。

不过宋泊除了舞好看这个念头以外,再无其他想法。

菜品还需准备,要些时间,宋泊也是饿了,拿起桌上的糕点尝了下,他不喜甜,这糕点江金熙应该喜欢吃,等会走时带上些回去给他尝尝。

舞姬们抹了胭脂细粉,身上喷着香水,味道虽不是很重,可捱不住她们与宾客互动,宋泊便被舞姬的红绸晃了下,打了个喷嚏。

还好后头侍人上了菜,菜的味道盖去了香水味,才让他好受些。

今日上的都是南方菜,传福镇这边喜吃淡,上的菜全是清淡款的,厨师是船上自配的,手艺厉害。既做游船生意,自得照顾着宾客,游船时间不短,宾客总会肚子饿,这艘船便是因着船上菜品好吃,才受官员们的喜爱。

林武玉怕大家拘着不敢动筷,便先一步动了筷,有他领头,大伙儿都放开了手脚。

宋泊还饿着,虽说他刚刚吃了个糕点,可这糕点却不扛饿,吃下去与未吃没差,现下林武玉已然动筷,宋泊也就没有客气了。

传福镇临水,河鲜、海鲜极多,侍人端上的八盘菜中有五盘与海鲜、河鲜有关。

宋泊先喝了碗汤,随后才端碗吃饭,菜品数量多、分量少,倒也适合一人食。林武玉也是花了大价,螃蟹、鲍鱼、龙虾等名贵鲜物都在桌上出现,宋泊再次后悔没带江金熙来赴宴。

饭后的聊天才是宴会的重头戏。

林武玉有意想展示秀才们的风采,便说着:“今日文人雅士齐聚一堂,大伙儿可得展示展示,飞花令如何?”

“好啊!”余县尉坐在林武玉身侧,听到这话瞬间应着。

宋申闻可是他的女婿,若是能赢得着飞花令,他面上也有光。

“那便由我起个头。”林武玉起身,豪言道:“花落碧湖映成趣!”

宋泊离得最近,自由他接第二句,“藕花拂面人喜气。”

八月正是荷花盛放的季节,入厅前宋泊在外头看风景时便瞧着许多花瓣尖儿粉嫩的盛开荷花,再加着今日是秀才的贺喜宴,这诗句做在这儿算得上恰到好处。

“好啊。”李公子听着宋泊的诗句,忍不住鼓起掌来,宋泊排在林县令后头,思考时间又短,能做出这句诗已是厉害。

“到你了。”宋泊往后道。

吴公子接在宋泊后头,“细嗅花香如梦境。”

吴公子的强项并不在作诗,这诗只是勉强对上,大伙儿也没为难他,下一位杨公子也是做了句平平无奇的诗句,轮着李公子才叫人期待。

“忽闻波涛花境清。”李公子按着大家的诗句往下做,只一句便赢得大家掌声。

吴公子轻点头,“不愧是李公子,就是厉害。”

“不过我觉着宋榜首写得也不错,难分伯仲。”杨公子道。

余县尉见大家讨论得起劲,咳嗽了声,提醒道:“到你了,申闻。”

宋申闻这才说道:“原知吾处船花中。”

若无前头李公子的玉,倒也中规中矩,只是有李公子在,宋申闻这诗便显得有些班门弄斧,光芒暗淡了。

秀才们都做完了诗,林武玉问着后头参宴的文人:“真是各有千秋,大伙儿便评评,谁的诗好,最差的人可得罚酒喝。”

来参宴的文人不过十人,但因着都是爱文爱诗之人,讨论起来倒也激烈。他们都喝了些酒,这酒精上头一讨论起来,声音难免大了起来。

“要我说,就得选宋榜首,一位出场作诗极快,可不就是第一名。”

“还是李公子吧,他多年作诗,今日这诗作着超出以往水平了。”

“确实难选啊......”

宋申闻他听着讨论声都没有他的名字,藏在桌底的手不由得捏紧了几分。就是宋泊在,风头才会都被他抢了去。

秦令问秦闻:“爹,怎么没人选申闻的诗句?”

他们俩坐与席中后位,是受邀参宴的文人,讨论谁为第一谁为最后他们也参与其中,秦令没说话一直在边儿旁听,听来听去却未听到一句“宋申闻”。

秦闻也不委婉,直言道:“他的诗句在这儿不够看。”

作诗讲究意境,前头人作得再差,也把意境烘托了起来,而宋申闻不知是紧张还是何故,排在最后一位,思考时间最长,作出的诗句却只是简单地向下接着,这让随便一个文人来都行,并不特定得是宋申闻。

宋泊是胜在反应能力,而李公子却是赢在把读者从前头梦境拉入现实,两人的诗各有特点,故而大伙儿选不太出来。

“我觉着申闻的诗挺好啊。”秦令小声地嘟囔了一句。

秦闻离他近,自听到秦令的小声话,他顿时觉着自家儿子的科举之路还要走很久,他用心用情教了他那么久,现在却连最基本的赏诗都不会了,秦闻不自觉带上了些气,“回去以后把诗集抄上百遍。”

“为什么啊。”秦令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