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 第79章

作者:轻临镜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穿书 马甲文 HE 穿越重生

尽管宋泊开了门以后及时退后还捂住口鼻,但还是被灰尘熏了去,打了好几个喷嚏。

江金熙从怀中拿出帕巾给宋泊擦鼻子,面上瞧不见的灰尘都被擦去,宋泊才恢复平静,没有继续打喷嚏。

两人站在商铺外头,等灰散去些后,才跨步进了商铺。

原主家或许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儿,商铺内一件器具也无,空空如也,这商铺只留下个空壳。

宋泊先将商铺内的所有窗户都打开来,让阳光从外头透进来,杀杀菌。

江金熙在商铺内走了一圈,五亩不大,前院开店的地儿一会儿便走完了。

“我觉着这地儿用来开个小医馆倒也合适。”江金熙说。

一来医馆需要建在人群集中之地,二来医馆无需太大的地儿,有个放药柜、放医床的位儿足矣。

“你觉着合适,我们就商量商量、着手准备。”宋泊道,他没有经商的头脑,做做学问还成,让他开店确实专业不对口。

“我觉着应当可以。”江金熙道。

商铺内没个椅子不好说事,两人在商铺内待了会儿,便启程回传福镇。

回到传福镇,宋泊陪着江金熙去了愈馆,开医馆这事儿还需愈馆支持,自得去与宋师傅商量商量。

“在霞县开医馆啊......”宋师傅摩挲着下巴。

江金熙是个学医的人才,这半年在愈馆内他新学了不少技术,独自开医馆已然够格,“这倒也是个法子。”

“只是我们未开过店,这才来问问宋师傅的意见。”宋泊道。

愈馆最初只有宋师傅一人,现在馆内大夫、药师不少,连着店铺也从一层变成三层,这都是宋师傅经商有方,才能一步步做大做强。

“我倒是能给你些意见。”宋师傅道。

开店铺最重要的便是商品质量,医馆与其他商铺不同,最重要的便是医术,若是药到病除,医馆只会越开越大,故而大夫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末跟了我许久,是个行医高手,我让他与你同去医馆,这店儿便能开下去了。”宋师傅道。

宋泊与江金熙两人对视着,都从对方眼中瞧见了惊讶。

吴末是愈馆的支柱人物之一,宋师傅豪言一说便将吴末派到他们医馆上来,这可是个天大的助力。

江金熙不确定自己的耳朵,再问:“您是说让吴师叔来吗?”

“是。”宋师傅对自己这个决定十分满意,江金熙是他喜爱的徒孙,吴末又是他所有徒弟中除宋茶栽以外最厉害的,由他去帮助江金熙把医馆开起来,也是情理之中,“只是那薪钱就得由你出了,你吴师叔可是厉害,少钱请不动他。”

“那完了,店儿刚开始肯定没有薪钱的。”江金熙说。

“无妨,*我们给他分红就是。”宋泊道。

吴末若是来帮江金熙,那定然不能给人家普通员工的待遇,怎么说也得分上三分分红,剩下七分,四分给江金熙,三分为店内流转资金。

“那我问问吴师叔。”江金熙道。

宋师傅将吴末唤了上来。

“师傅,可有何事?”吴末问。

其实宋师傅把吴末唤上来以后便可走了,但他也想这事儿能成,便还坐在里头,吴末看着他的面子,应该不好拒绝。

“是这样的吴师叔。”江金熙起了身,给吴末搬了把凳子,边搬着边把之前他们说的事儿说了出来。

“可以啊。”吴末答应得很快,“这可是宋榜首名下的店铺,还有江丞相的哥儿坐镇,生意定然差不到哪儿去,三分分红也够我大赚一笔了。”

宋泊倒是忘了古代的名人效应,他成为宋榜首,百姓们天生着就会对他多几分敬佩,他名下的医馆,百姓们也更乐意来,毕竟有个名头在这儿,出了事不至于无处寻人。

如此便这般定了。

开医馆第一件事便是得定名去州府内登记,三人一商讨,取了个简单的名儿,百安馆。

馆中无任何器具,还得出去采购一番,开医馆自然得要有草药来源,还得去找合适的药商,这些事忙活下来,百安馆还没开起来,日子已经到了八月三十一日,明日宋泊就得重新回到县学当中。

“你去县学以后,别担心百安馆的事儿。”江金熙说着,百安馆现在还不能住人,他与吴末便订了客栈住,先订了一月,因着是个大客户,所以房金低些,他们现在身上可有两百两,付个房钱绰绰有余。“有吴师叔和青桥帮我,我猜九月底就能开业,到时正好遇着你休息,你来剪彩。”

宋泊知道江金熙能干,把这活儿全权交与他,他自也是放心的。

宋泊牵起江金熙的双手,道:“百安馆晚些时候开也成,你可别累着自己。”

“我知的。”江金熙抬眸看着宋泊,面前这人比初次见面成熟不少,两人一起经过许多事,二十出头的年纪却沉稳得让人可以安心依靠,江金熙上前一步,脑袋靠在宋泊的胸口处,双手从前穿过腰侧环住宋泊的腰。

宋泊很少有时间可以运动,之前搬货练成的肌肉悄悄褪去不少,他也意识到此事,但县学中空闲时间极少,他只能硬挤出两刻钟时间,在县学中简单跑步锻炼身体。

江金熙主动靠近,宋泊心如流水,他揽住江金熙,脑袋微斜,面儿贴着江金熙的秀发,“遇着什么事就来县学找我,我会帮你解决的。”

“嗯。”江金熙点头。爹爹远在京城帮不上他的忙,开店这么大个事儿,他本该害怕,就是因着有宋泊陪在他身侧,他才觉着自己行。

“你也别老念着我。”江金熙身子稍稍往后撤了些,他抬起头来,在宋泊的下巴处轻轻一吻,“好好读书,下回乡试一举拿下,我还等着你娶我呢。”

“收到,我定全力以赴!争取明年秋闱后能拿着乡试成绩上门提亲。”宋泊双手捧住江金熙的脸,江金熙整个脸嘟嘟的,看着非常可爱。

“那我就等着啦。”江金熙也不生气,就着这个姿势笑着揽着宋泊,眼睛弯弯如月,说话声因着脸变了型有些模糊。

宋泊只觉一只小鹿落进他心头一顿乱窜,让他心动不已,按理来说他们的热恋期已经过了,现下到了平静期,可宋泊却觉得他们的感情还在不断升温,每日的他都会比昨日的他更爱江金熙。

宋泊微微低了头,两人的额头抵在一起,眼眸中只有对方的声音,宋泊低沉着声,说:“糟糕,我想我离了你不行了。”

“离了我不行,那便不离,我总会在你身旁陪着你的。”江金熙微微笑着,脚尖一点吻上宋泊的唇,这吻温柔到极致,没有情欲在只有藏也藏不住的爱意。

第111章

九月一日,重回县学的第一日。

县学中出了榜首,这事儿可得庆祝一番,连教谕特意腾出一日来,在县学中办了个小宴,宴席中连教谕多次喊到宋泊,宋泊这是彻底在县学中成了名人。

白日办宴,晚上便空出来让大家整理行礼。

半月多未见路砚知,再见着时路砚知好像比之前胖了些许。

“自上榜以后,天天都有人请吃饭,一会儿上姑姑家,一会儿上叔叔家,要不是开了学,我今日还得去我三表哥家。”路砚知边整理自己的东西边说着。

一月没待在宿舍中,床铺上的东西都得换成新的。

路砚知把新被单从行囊中抽出来,露出底下的锦盒,他把锦盒拿出来,走到宋泊面前,“对了,这是我爹要我送你的礼物。”

宋泊刚换好新床单,正把旧床单折起来时,听着路砚知这般说,他问:“给我的?”

“是啊,我回去跟我爹说了你的事儿,我爹一直要请你吃饭、给你送礼,我想着你在传福镇应当与江公子在一起,便不想打扰你们,最终我爹便叫我把这礼端来学校里。”路砚知道。

“你没与你爹说你已经送过礼了吗?”宋泊问。

他只是教了路砚知一些应试技巧,能考中上榜完全是路砚知自身的本事,收路砚知一次礼已经足矣,再收一份可就是有些贪得无厌了。

“说了。”路砚知把锦盒放在宋泊的书桌上,“不过我觉着上次我给的礼不够,加上我爹这份正好。”

“不,你收回去,我已经收了你一份礼,不可再收一份。”宋泊把锦盒推了回去。

两人推脱来推脱去,终是路砚知说不过宋泊,他道:“若你不收,便当我欠你个人情好了。”

听着这话,宋泊忽而想起了江金熙的百安馆。

百安馆说到底也是个商铺,路砚知又是商贾之子,经商的事儿问他应该能有一些收获。

“正巧,我现在便有事想问问你。”宋泊说。

路砚知正收着锦盒,听到宋泊这么说,他耳廓一摆,锦盒也不收了,直接三个大跨步,兴奋地坐在宋泊面前。

在路砚知心中,宋泊可是有广大神通,这般人竟有事儿问他,这可是件大事。

路砚知期待地瞧着宋泊,“你尽管问,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可有认识的药商?”宋泊问。

路砚知的家族在传福镇扎根许久,根深蒂固是个商贾大家,家族中的上一辈都是做生意起家,下一辈就出了他个秀才。这生意做得久,便知传福镇中哪些商人信得过,哪些商人信不过,江金熙要把医馆开起来,可靠的合作药商可是必不可少。

“这你可问对了呀!”路砚知高声道,“我三姑便是做草药生意的,我可以将她介绍给你。”

忽然,路砚知想着问药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他问:“可是你哪儿生病了?”

“没有。”宋泊笑道:“是金熙要开个医馆,所以才问问你有没有熟知的信得过的药商。”

“原来如此。”路砚知快要飞出来的心又落了回去,“明日我便送信出去与我三姑打个招呼,你只管让江公子去找我三姑就是。”

路砚知的动作很快,白日托县学中的杂役送信出去,夜了便收着他三姑的回信。他为了让这事儿能成,特意在信里说着是宋泊的夫郞要开店,反正宋泊和江公子总是要成婚的,他这般写着也不算有错。

路砚知院试上榜全家都高兴,再加上院试后的半个月,路砚知逢人便说他的室友宋泊不仅是榜首,而且帮了他许多,故而家中人虽未见过宋泊,却都把宋泊当做了路砚知的贵人。因此,路砚知的三姑一知是宋泊的夫郞要开店,想也没想就同意见一面。

每日午时,江金熙就会把吃食拿到县学门口,县学允许家中人送餐,却只开放午时初至午时一刻这段时间,所以江金熙只能在中午时给宋泊带份午餐。

现下正值九月,中午一次带两餐沉了不说,晚餐从中午闷到晚上定馊了去,两人一合计,便商量出中餐由江金熙带来,晚餐还是在县学食堂吃。

午时,太阳正烈,就算江金熙撑着一把伞,脸上还是被热出了薄汗。

江金熙走到县学门口,宋泊道:“可是热极了?”

“是呀。”江金熙把饭盒递给宋泊空出手来从怀中掏出个手巾把自己脸上的汗水擦去,“百安馆里放了冰,待起来舒服,我这走出房来,都觉着要热化了。”

宋泊接过江金熙递来的饭盒,道:“这般热你便早些回去,莫耽搁了。”

县学虽说是官学,却也没那么有钱,一个班几十人,却只有四角安置了冰盆,居于中间的人被团团包着,只得自己拿着扇子扇风。不巧,宋泊便是坐在中位之人,今日刚坐一早晨便被热得够呛。

也是在中间被闷着惯了,走出来也没觉着温度差多少。

“没事,每日只能瞧着你一刻时间,我可舍不得少了一毫一分。”江金熙笑着道:“这儿不是在檐下吗,没那么热,我还受得住。”

“那也好。”宋泊当然也想多看看江金熙,自不希望江金熙送了饭就走。

“对了,药商找到了吗?”宋泊问。

医馆内装修、添器具都是小事儿,就是这合适的药商一直未找着有些愁人,他们对霞县不熟悉,这几日都忙着跟百姓们打听消息,药商除了与医馆有关,还与百姓们有关,哪家药好用且便宜,只有病患本人知道。

几日问来,大抵有三个人选,江金熙与吴末商量着,准备一个个拜访过去。

“如此我与你推荐个人。”宋泊道。

“何人?”江金熙问。

“路砚知的三姑,她是做药商的,在县东开了间草药堂,路砚知已经打过招呼了,你可以直接去寻。”宋泊道。

恒国以东为卑、西为尊,故而城东是平民聚集的地儿,平民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开在县东的店铺价格大都低廉。

江金熙开的医馆以平民百姓为主,贵族世家大多有私人大夫很少到医馆中来,而平民百姓生了病只能上街求医,求医拿药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所以江金熙想尽可能地将药钱降下来。

“真巧了呀!”江金熙双手抓起宋泊空着的左手,紧紧握在手中,“我与吴师叔问来的三人之中,便有她,因她离我们的百安馆最近,所以今儿个我们便打算过去拜访呢!”

江金熙与吴末问了百来人,半数以上都提过路三姑,他们与路人打听以后知她开的店就在县东,离他们不过一刻钟路程,便打算今日阳光小些就上门拜访。